[发明专利]车载充电机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41780.2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22 | 分类号: | B60L53/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充电机 车辆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载充电机及车辆,车载充电机包括PFC模块和DC/DC模块,PFC模块包括:电感模块,电感模块包括三组电感单元,每组电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电感,每组电感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电感共接于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逆变模块,逆变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六相桥臂,每相桥臂的中点分别连接所述电感模块中的一个电感,本申请通过在每组电感单元中的电感并联连接后于共接对应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与该组电感单元连接的桥臂接收交流电源发送的相同交流信号,可以控制该组电感单元连接的桥臂交替工作,实现了大功率情况下时对开关管发热的改善,并且只需要一套采样和控制系统,不需要同步信号,控制简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电池包容量越来越大。为了节省充放电时间,大容量的电池包需要更大功率的双向车载充电机(以下简称车载充电机)。目前行业上主流车载充电机功率等级为单相3.3KW/6.6KW,随着大功率车载充电机的进一步需求,三相10/20/40KW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
车载充电机主功率拓扑一般分为PFC模块和双向DC/DC模块两部分,PFC模块起到功率因素校正作用;双向DC/DC模块实现能量可控隔离传输。随着功率的增加,车载充电机一般采用三相电输入,相对应的需要采用三相PFC模块,待工作典型三相三线PFC模块和双向DC/DC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大功率车载充电机器件发热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随着功率的提升,单个开关管功率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改善发热提升功率,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采用两个或多个PFC模块并联,该拓扑主要问题为需要两套采样和控制系统,并且PFC模块1和PFC模块2需要有高精度同步信号进行协调,保证两个模块开关管同时开通和关断,否则系统会有很大环流,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两个或多个PFC模块并联导致的需要两套采样和控制系统的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PFC模块和DC/DC模块,所述PF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的输入端,所述PFC模块包括:
电感模块,包括三组电感单元,每组电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电感,每组电感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电感共接于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用于存储能量和释放能量;
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六相桥臂,每相桥臂的中点分别连接所述电感模块中的一个电感,用于向所述DC/DC模块输出电压。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待工作功率;
根据所述待工作功率获取待导通桥臂的相数,根据所述待导通桥臂的相数向每相待导通桥臂中的开关管输出控制信号。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还包括:
工作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待工作功率;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工作功率获取待导通桥臂的相数,根据所述待导通桥臂的相数向每相待导通桥臂中的开关管输出控制信号。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以及第三方面提供的所述车载充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