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制备双特异性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方法及该纳米复合物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41704.1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481697A 公开(公告)日: 2019-03-19
发明(设计)人: 卢小玲;杨晓梅;杨维;杨文利;汤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69 分类号: A61K47/69;A61K47/68;A61K47/54;A61K45/00;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代理人: 周娇娇;谭辉
地址: 530021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脂质体纳米 复合物 适配体 组合物制备 摩尔比 制备 制备脂质体 组合物制 混合液 脂质体 肝癌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双特异性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制备双特异性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方法及该纳米复合物的应用。组合物包含: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组合物A、人Endoglin适配体和CD3单克隆抗体;其中,人Endoglin适配体和CD3单克隆抗体的用量符合如下条件:人Endoglin适配体和CD3单克隆抗体按照2:1的摩尔比混合均匀,混合液与采用组合物A制备的脂质体的摩尔比为1:10。利用该组合物制得的纳米复合物能同时结合HepG2和T细胞,增强抗肝癌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制备双特异性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方法及该纳米复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是治愈肿瘤有前景的方法,T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抗肿瘤免疫淋巴细胞群,是过继治疗的研究热点。一些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接受过继治疗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但是,其总体生存率的提高却不明显,PD-1及其配体PD-L1、PD-L2,这类在活化T细胞的过程中传递抑制性(负性)信号分子表达上调,能够靶向到肿瘤部位的T细胞数量有限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T细胞的抗癌角色。

hEndglin(CD105)主要分布于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周围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在增殖的内皮细胞和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呈过表达,而在正常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中不表达或弱表达,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志性分子之一,是肿瘤区别于其它正常体细胞的标记分子,可作为靶向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专利使用的人Endoglin 适配体(hEnd-Apt)是由本实验室课题组前期筛选出来的一条能与 CD105特异性稳定结合的适配体,它能与肝癌细胞HepG2、人脐静脉细胞HUVEC等高表达CD105的细胞特异性结合。

人CD3分子是T细胞表面的标记性分子,与T细胞受体(TCR) 组成TCR-CD3复合体,在免疫信号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D3单克隆抗体可直接诱导静止期T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启动了膜信号传递,经一系列分子的生化改变和基因调控而使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分泌IL-2、IFN-γ、TNF-α和IL-4等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细胞毒作用,增强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脂质体(liposomes)是双层磷脂分子定向排列形成的超微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组织兼容性,细胞亲和性、靶向性、缓释性等性质,能够使药物靶向网状内皮系统,降低药物毒性,改变给药途径,从而提高疗效,延长药效,避免产生药物耐受性,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作为基因载体,其与病毒载体相比,具有可自然降解、免疫原性低、可重复转染、易于制备及易于修饰等优点。

随着适配体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针对不同靶标的适配体开始出现,并逐渐被应用于肿瘤治疗。开发出针对各类肿瘤细胞的纳米复合物,构建纳米复合物修饰的T细胞系统甚至多功能性T细胞系统,重定向T细胞,达到更加准确和快速的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有望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与精准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和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制备有效治疗肿瘤的药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用于制备双特异性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

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组合物A:包含1-棕榈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胆固醇、二硬质酰基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二硬质酰基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马来酰亚胺,各组分的摩尔比为51.8:40:5:3:0.3;

人Endoglin适配体;和

CD3单克隆抗体;

其中,人Endoglin适配体和CD3单克隆抗体的用量符合如下条件:人Endoglin适配体和CD3单克隆抗体按照2:1的摩尔比混合均匀,混合液与采用组合物A制备的脂质体的摩尔比为1: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