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型型材拉伸工艺及拉伸矫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41043.2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3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敖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3/00;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型型材 拉伸 工艺 矫直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槽型型材拉伸工艺及拉伸矫直设备,其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槽型型材的底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开设缺口;将所述槽型型材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至两个侧墙分别位于底梁的上方和下方;将设有限位凸台的垫块由所述缺口放入所述槽型型材的槽中;将装配有垫块的槽型型材放入拉伸矫直设备的上钳板和下钳板之间;对所述槽型型材进行拉伸矫直。本申请所提供的槽型型材拉伸工艺,通过对占型材截面积大部的侧墙进行拉伸从而实现对整根型材的拉伸矫直,以消除型材的弯扭缺陷,对经淬火的型材还可减小或消除淬火残余应力,解决了本行业内该类型槽形型材难以进行有效拉伸矫直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拉伸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槽型型材拉伸工艺及拉伸矫直设备和垫块。
背景技术
大型或重型挤压机生产线生产的大规格铝合槽形型材,挤出后弯曲大,淬火变形大导致弯曲度、扭拧度不能达到技术标准要求,同时,经淬火热处理的铝合金槽形型材,因淬火时的急速冷却,金属内部存在较大的淬火残余应力。因此,需要通过拉伸矫直消除弯曲、扭拧缺陷及减小或消除淬火残余应力。
现有技术中,对于侧墙与底梁呈直角或侧墙倾斜角度不大的槽形型材,一般的操作方法是:拉伸时可直接使用钳板夹持型材的底面和侧墙的顶面对型材拉伸矫直;对于宽度大的槽形型材,可在型材的槽里填充矩形垫块,使底梁同时受力。
前述的操作方法局限性在于,对于侧墙为向外倾斜较大角度的槽形型材,直接用钳板夹持型材毛坯的底面和侧墙的顶面,侧墙会变形并向外侧偏转而不能形成刚性支撑,导致上下钳板不能对型材进行有效夹持;而在型材毛坯的槽中填充矩形垫块时,由于侧墙因顶面受力而产生偏转,夹持力大部分作用于垫块的上平面和槽形型材的底梁的底面。此时,拉伸操作主要通过下钳板和垫块与底梁贴合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型材毛坯进行拉伸,当底梁截面过小时,则其强度不足以支撑拉伸整根型材毛坯所需的拉力,底梁局部易断裂而致拉伸不能进行。
综上,如何对侧墙为向外倾斜较大角度的槽形型材进行有效拉伸矫直,消除弯曲、扭拧缺陷及减小或消除淬火残余应力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槽型型材拉伸工艺及拉伸矫直设备和垫块,用于对侧墙为向外倾斜较大角度的槽形型材进行有效拉伸矫直,以消除型材的弯扭缺陷,对经淬火的型材还可减小或消除淬火残余应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槽型型材拉伸工艺,适用于包括底梁和两个侧墙的槽型型材的拉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所述槽型型材的底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开设缺口;
步骤S2:将所述槽型型材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至两个侧墙分别位于底梁的上方和下方;
步骤S3:将设有限位凸台的垫块由所述缺口放入所述槽型型材的槽中,并使得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槽型型材的侧墙底面卡接;
步骤S4:将装配有垫块的槽型型材放入拉伸矫直设备的上钳板和下钳板之间,并开启拉伸矫直设备以减少上钳板和下钳板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侧墙的内侧面扭转至与所述垫块贴合、侧墙的外侧面扭转至与对应的上钳板或下钳板的齿面贴合;
步骤S5:对所述槽型型材进行拉伸矫直。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采用机械切割或者焊弧切割所述槽型型材的底梁形成缺口,并且,所述缺口的长度为500-80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垫块的夹持段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垫块的非夹持段位于所述缺口的外侧。
一种垫块,包括长条形垫块主体,所述垫块主体的左右侧面均垂直于底面,所述底面的两侧均设有可与槽型型材的缺口处卡接的限位凸台;所述垫块主体的顶面和底面的中部均设有减重槽,所述垫块主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槽和所述减重孔均沿所述垫块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