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9272.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现锋;张力;周哲;徐协文;张家璇;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吕良;张群峰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打印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打印平台处于真空环境;步骤2,预热所述打印平台;步骤3,打印原料,以在所述打印平台上逐层叠所述原料;步骤4,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压;步骤5,逐层打印直至打印结束,得到所述陶瓷坯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打印的材料层之间的熔合度,提高了陶瓷坯体的强度、致密度和尺寸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成型领域,特别涉及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成型即“积层造形法”。
常见的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方法包括激光选区烧结、光敏树脂逐层固化、浆料逐层堆积和熔融沉积等方法。激光选区烧结直接采用激光对陶瓷粉体进行加热,陶瓷粉体在高温下烧结致密化,存在设备昂贵、陶瓷粉体对激光吸收率低和得到的陶瓷致密度不高等问题;光敏树脂逐层固化方法存在陶瓷的光敏树脂浆料固相体积分数低,得到的陶瓷坯体相对密度低、最终烧结得到的陶瓷性能低和打印效率低等问题;浆料逐层堆积目前主要应用于含粘土的传统陶瓷材料,对特种陶瓷粉体材料不适用;传统的熔融沉积方法中,陶瓷粉体靠有机粘结剂高温下粘结在一起,存在层之间熔合不充分或者密实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生产成本低、能够打印出结构致密、层与层之间熔合充分的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打印成型方法,能够打印出结构致密、层与层之间熔合充分的陶瓷坯体。
为解决上述成型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成型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打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打印平台处于真空环境;
步骤2,预热所述打印平台;
步骤3,打印原料,以在所述打印平台上逐层层叠所述原料;
步骤4,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压;
步骤5,逐层打印直至打印结束,得到所述陶瓷坯体。
也就是说,第一层将原料打印在打印平台上,此后,在其上逐层打印层叠,直至打印结束。并且,在打印当前层时,在打印原料的同时,对当前打印下来的原料进行加压,使得当前层能够更致密,通过层层打印,形成致密的陶瓷坯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6,从打印第二层开始直至打印结束,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当前层的下一层材料进行激光加热。由此,能够使该前一层与当前层能够更好的热熔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对所述原料进行加热,以促进打印后的层与层之间相互熔合,所述加热的温度控制在80~220℃之间。
通过对打印的原料进行加热,同时对当前层的下一层(也就是此前打印的一层)使用激光加热,能够使得层与层之间有效熔合,提高陶瓷坯体的致密度,有效消除分层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所述原料通过螺杆进料挤出机打印到所述打印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通过激振器或压电马达与螺杆进料挤出机同步移动,以对所述原料进行振实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杆进料挤出机在所述真空环境下在XY轴所在平面内移动,所述打印平台在所述真空环境下沿Z轴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原料包括陶瓷粉和有机粘结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9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
- 下一篇:挤出式陶瓷义齿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