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系统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37750.4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龙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顾友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置系统 动力总成 车内 悬置 优化模型 振动传递 减振 整车 能量传递关系 减振性能 评价标准 评价数据 汽车设计 振动衰减 衰减 振源 优化 制造 | ||
1.一种悬置系统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车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建立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
对所述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模型;
获取振源产生的激励,结合所述优化模型,得到悬置系统的评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模型包括:
获取振源产生的激励,结合所述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得到所述目标点的响应;
以所述目标点的响应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目标点的响应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模型包括:
建立所述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中的悬置系统各方向的动静刚度与悬置系统各方向的振动传递特征的关系,以所述目标点的响应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悬置系统各方向的动静刚度进行优化,得到所述悬置系统各方向的最优振动传递特征,从而得到优化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建立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包括:
根据车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建立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车身表观质量模型和车身结构振动模型;
根据所述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所述车身表观质量模型和所述车身结构振动模型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所述整车车内振动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车身表观质量模型和车身结构振动模型包括:
检测发动机侧的输入激励和在所述发动机侧的输入激励作用下传递到车身侧的振动,根据所述发动机侧的输入激励和所述车身侧的振动建立所述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
检测车身侧测试点产生的激励,结合所述车身侧的振动,建立所述车身表观质量模型;
检测在所述车身侧测试点产生的激励作用下传递到车身侧目标点的振动,结合所述车身侧测试点产生的激励,建立所述车身结构振动模型。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悬置系统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车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建立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
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模型;
数据生成模块,获取振源产生的激励,结合所述优化模型,得到悬置系统的评价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模块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振源产生的激励,结合所述整车车内振动传递模型,得到所述目标点的响应;
第一优化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点的响应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子系统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车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建立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车身表观质量模型和车身结构振动模型;
子系统模型合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所述车身表观质量模型和所述车身结构振动模型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所述整车车内振动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系统模型建立模块包括:
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侧的输入激励和在所述发动机侧的输入激励作用下传递到车身侧的振动,根据所述发动机侧的输入激励和所述车身侧的振动建立所述动力总成悬置振动传递模型;
车身表观质量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检测车身侧测试点产生的激励,结合所述车身侧的振动,建立所述车身表观质量模型;
车身结构振动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检测在所述车身侧测试点产生的激励作用下传递到车身侧目标点的振动,结合所述车身侧测试点产生的激励,建立所述车身结构振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77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