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固废回收有价组分的包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9501.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春铁军;阮志勇;李雁翎;龙红明;张艾红;王子宏;魏汝飞;潘晶;张福元;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 | 分类号: | C22B1/24;C22B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回收 组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金固废回收有价组分的包覆方法,涉及冶金固废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冶金固废粉料A制成内层球团,其中冶金固废粉料A中ωZn≥3%,C与Zn的摩尔比为k∶1,且1≤k≤5;再将冶金固废粉料B包裹在内层球团表面形成包覆层。本发明中冶金固废粉料B形成包覆层包裹在冶金固废粉料A内层球团的外表面,包覆层可以对内层球团起到阻隔和导热的作用,一方面包覆层可以在内层球团处形成一个还原性的气氛,另一方面包覆层可以使得内层球团保持较高的温度,进而促进内层球团中锌等重金属的还原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固废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冶金固废回收有价组分的包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冶金固废,这些冶金固废产量大,处理困难,其中含有大量具有回收价值的金属资源。其中高炉除尘灰是目前主要存在的一种钢铁冶金固废中,高炉除尘灰中含有丰富的Fe、C以及Zn、Pb等重金属,具有较好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而转炉尘灰中,含有大量的Fe元素(TFe≥50%),回收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另外电炉灰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烧结灰中含有量的Fe元素,回收价值巨大。
对于冶金固废,由于冶金固废中金属回收率较低,目前很多钢铁企业选择直接外排堆放,而该种处理方式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有钢铁企业将部分冶金固废放入炼铁原料中进行循环使用,但是是通过该种方式处理后续又会对高炉炼铁带来较大的负担。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人员对冶金固废的处理开展研究,目前较为主流的冶金固废处理方法是冷压球团法,其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一对对辊的成型压辊将混入高炉除尘灰或转炉除尘灰的粉状原料压制成相应大小的球团,但是冷压球团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冷固球团的制作过程需要单独配碳,增加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冷压球团强度较差,冶炼过程冶金性能较差。
经检索,发明名称为:利用回转窑回收锌的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201210369145.X,申请日:2012.09.29),该申请案在高炉灰中配入电炉灰、无烟煤和瓦斯泥;将上述混合配料送至回转窑中高温燃烧,使混合配料中的锌气化形成气化锌;将气化锌吸入沉降室,降温的同时除去其中的灰尘;然后气化锌继续前行并进入表冷器,快速降温,并使气化锌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氧化锌。该申请案一定程度上能使高炉灰、瓦斯泥、电炉灰中的锌得到回收利用,但是其不仅需要另外配碳,提高回收成本,而且回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冶金固废进行金属回收利用过程中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冶金固废回收有价组分的包覆方法,通过将高碳富锌的冶金固废制成内层球团,再将冶金固废在内层球团外表面包覆成包覆层,通过该方法对内层球团进行包覆可以提高冶金固废中金属的回收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冶金固废回收有价组分的包覆方法,将冶金固废粉料A制成内层球团,其中冶金固废粉料A中ωZn≥3%,C与Zn的摩尔比为k∶1,且1≤k≤5;再将冶金固废粉料B包裹在内层球团表面形成包覆层。
优选地,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配料:
根据不同种类的冶金固废中Zn和C含量,将冶金固废进行配料得冶金固废A,使得冶金固废A中ωZn≥3%,C与Zn的摩尔比为k∶1,其中1≤k≤5;再将冶金固废进行配料得冶金固废B,冶金固废B中ωFe≥30%;
步骤二、破碎:
对冶金固废A和冶金固废B分别进行破碎,分别制得冶金固废粉料A和冶金固废粉料B;
步骤三、造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工业大学;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