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8681.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平;丁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4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管片 拆除 用扩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包括支撑钢构和滑轨,所述支撑钢构的下端设置有机动车,且机动车的下端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滚动连接在移动轨道的滑槽处,且移动轨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隧道洞本体的下端表面,所述支撑钢构的前侧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箱,且蓄电池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钢构的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机械伸缩杆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打磨块,所述支撑钢构的前端表面连接有保护盖。该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方便对隧道洞本体表面的管片进行清除拆卸,也便于对拆除后的隧道洞本体的内壁进行打磨,便于增加隧道洞本体的内径,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管片拆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政管线隧道、轨道交通隧道以及其它类型隧道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如此多的各类型隧道工程决定了我们会从现在的隧道工程大建设、大发展时期逐渐过度为各类型隧道的修复、维护、改扩建时期,一般隧道工程相对着重于新建工程,对于老旧隧道的维修或隧道因交通量需求增加,以扩挖的情况,其准备和考虑的并不充分,改扩建隧道受原隧道断面空间的限制,其隧道纵、横断面布置及可使用施工设备尺寸均需予以充分考虑,隧道改扩建过程中如何拆除既有隧道衬砌,更换新的衬砌结构也是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的。
目前,一般的隧道管片拆除,通过人工切割管片,然后进行拆卸,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损坏管片的力度较大,以及不方便对拆卸后的隧道洞本体的内壁,进行打磨,不方便增加隧道洞本体的内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隧道管片拆除,通过人工切割管片,然后进行拆卸,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损坏管片的力度较大,以及不方便对拆卸后的隧道洞本体的内壁,进行打磨,不方便增加隧道洞本体的内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包括支撑钢构和滑轨,所述支撑钢构的下端设置有机动车,且机动车的下端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滚动连接在移动轨道的滑槽处,且移动轨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隧道洞本体的下端表面,所述支撑钢构的前侧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箱,且蓄电池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并且电动伸缩杆远离蓄电池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刀片,所述支撑钢构的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焊接连接有机械伸缩杆,所述机械伸缩杆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打磨块,且打磨块的外表面固定焊接连接有打磨齿,所述支撑钢构的前端表面连接有保护盖,且保护盖的中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刀片和电动伸缩杆在支撑钢构的内部均呈放射状分布,且刀片与电动伸缩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刀片呈圆锥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刀片的尖部与隧道洞本体的缝隙呈一一对应设置,且刀片和电动伸缩杆均贯穿圆孔的内部,并且圆孔开设在支撑钢构上。
优选的,所述滑轨呈圆弧状结构,且打磨块通过滑轨滑动的轨迹与隧道洞本体的上端圆弧状内壁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机械伸缩杆在支撑钢构上设置有3个,且3个机械伸缩杆呈倒“T”字型结构分布,并且机械伸缩杆通过滑轨在支撑钢构上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打磨齿在打磨块上均匀分布,且打磨块呈圆弧状结构,并且打磨块通过打磨齿与隧道洞本体不固定接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管片拆除用扩径装置,方便对隧道洞本体表面的管片进行清除拆卸,也便于对拆除后的隧道洞本体的内壁进行打磨,便于增加隧道洞本体的内径,方便使用;
1.设置有刀片、电动伸缩杆和打磨块,方便自动调节电动伸缩杆的长度,从而便于刀片的尖部与隧道洞本体内壁的管片的缝隙相接触,从而便于快速的对管片进行滑动,管片与隧道洞本体的连接处容易出现裂隙,方便打磨块的推动快速的拆卸管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