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交通工具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7349.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毕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交通工具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控制交通工具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交通工具和交通工具的驾驶者中的至少一个的驾驶状态;基于所确定的驾驶状态,确定交通工具是否将发生滑动;以及响应于确定交通工具将发生滑动,采取保护动作以防止交通工具的滑动。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相应的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控制交通工具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针对车辆的防溜车控制系统,主要针对驾驶员在车内的以下两种情况:车辆在坡道起步时的一种防溜车控制系统;或者驾驶员想要停车时,利用P档驻车或者电子手刹来起到防止车辆溜车。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防溜车控制系统都是针对驾驶员在车内的防溜车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驾驶员在驾驶室内的防护作用,针对驾驶员在车外的溜车现象无法提供有效的防护作用。针对驾驶员不在驾驶室内的防溜车控制系统,主要依靠P档驻车或电子手刹的防溜车控制系统,其依靠驾驶员在溜车之前的防护操作,但是一旦驾驶员忘记执行以上操作,且驾驶员不在驾驶室内时,一旦溜车现象发生时,驾驶员来不及制止溜车现象的发生,更有甚者,因为不当的操作,引起了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当驾驶员离开车辆时,当车内还有其他乘员时,即使其他成员发现车辆发生溜车,但由于其不在驾驶位,很可能不能及时的制止车辆溜车,进而导致严重的车辆和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绝缘故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其在驾驶员离开驾驶室时,且未拉手刹或P档时,当车辆出现溜车的预兆时,提前发出警示音提醒驾驶员,避免驾驶员因为忘记拉手刹导致车辆溜车,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事故。该系统在当驾驶员离开驾驶室时,由于忘记拉手刹或者驻车而引发车辆溜车时,可以在车外通过快速按动主副驾车门外侧把手处的隐藏开关,使车辆达到快速刹车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溜车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该系统还在当驾驶员离开驾驶室时,同时副驾或者后座坐有乘客时,由于忘记拉手刹或者驻车而引发车辆溜车时,车上的乘客可以及时的通过按动身旁车门内侧的溜车制止开关,及时的进行制动,避免因为制动不及时,引起严重的人身或车辆安全事故。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交通工具的方法,包括:确定与交通工具和交通工具的驾驶者中的至少一个的驾驶状态;基于所确定的驾驶状态,确定交通工具是否将发生滑动;以及响应于确定交通工具将发生滑动,采取保护动作以防止交通工具的滑动。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交通工具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该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该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该指令当由该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动作,该动作包括:确定与交通工具和交通工具的驾驶者中的至少一个的驾驶状态;基于所确定的驾驶状态,确定交通工具是否将发生滑动;以及响应于确定交通工具将发生滑动,采取保护动作以防止交通工具的滑动。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
提供发明内容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图示了能够在其中实施本公开的多个实现的交通工具100的示意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200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7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