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勒循环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24500.7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朱圣明;严春杰;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1/4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衬套 米勒循环 发动机 固定套 换向杆 内壁 锁阀 油路 电磁线圈 定子型腔 任何位置 锁止位置 底端 解锁 内腔 锁止 滞后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米勒循环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包括中置中锁阀,所述中置中锁阀的内壁与止锁衬套Ⅰ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止锁衬套Ⅰ的内壁与止锁衬套Ⅱ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换向杆的底端与位于止锁衬套Ⅱ内腔底部的电磁线圈的顶端固定连接。该米勒循环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通过止锁衬套Ⅰ、止锁衬套Ⅱ及换向杆的设置,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上设置单独的止锁油路,从而不再依赖于提前或滞后油路来进行解锁作业,同时无需利用定子型腔来保证其锁止位置,与现有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相比,该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进行锁止作业,可以满足米勒循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米勒循环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背景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情况,通过控制与执行系统,对发动机的凸轮相位进行调节,从而调整控制气门开合的时间和角度,进而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的调整空气的进入量,使得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含量达到最佳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燃料的燃烧率及发动机的功率,降低了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其主要是由进气中置中锁驱动器及中置中锁阀所组成的(如图1-5所示)。
而现有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通过定子型腔的限制设置在转子锁止装置的初始位置上,通过压力介质从限制位置开始向提前方向运动,再利用反向的压力介质使转子锁销落入链轮销孔中形成锁止状态,但是这种锁止方式使用的是提前油路作为解锁油路,导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在往滞后方向运动时,就无法通过定子型腔保证其锁止位置,而对于米勒循环发动机来说,在要求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除了向提前方向运动,还需要具备向滞后方向运动的能力,故现有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无法满足米勒循环用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勒循环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具备单独的锁止油路进行锁销的解锁、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以在任意位置上锁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在往滞后方向运动时,就无法利用定子型腔来保证其锁止位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米勒循环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包括中置中锁阀、止锁衬套Ⅰ、止锁衬套Ⅱ、换向杆、电磁线圈、相位腔、相位器、通孔Ⅰ,所述中置中锁阀的内壁与止锁衬套Ⅰ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止锁衬套Ⅰ的内壁与止锁衬套Ⅱ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止锁衬套Ⅱ的内壁与换向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换向杆的底端与位于止锁衬套Ⅱ内腔底部的电磁线圈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止锁衬套Ⅰ和止锁衬套Ⅱ的底端均与中置中锁阀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置中锁阀外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相位腔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置中锁阀外表面的中部与位于相位腔内腔的相位器的内壁固定套接,且相位器的外表面与相位腔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中置中锁阀一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Ⅰ,且中置中锁阀另一侧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等距开设有三组通孔Ⅱ。
优选的,所述止锁衬套Ⅰ一侧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Ⅰ,且止锁衬套Ⅰ另一侧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矩形槽Ⅱ、矩形槽Ⅲ和矩形槽Ⅳ。
优选的,所述止锁衬套Ⅱ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开设有油路槽Ⅰ和油路槽Ⅱ,且止锁衬套Ⅱ另一侧的顶部和中部分别开设有油路槽Ⅲ和油路槽Ⅳ。
优选的,所述换向杆外表面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高度不同的环形槽Ⅰ、环形槽Ⅱ和环形槽Ⅲ,且换向杆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同时环形槽Ⅰ、环形槽Ⅱ和环形槽Ⅲ分别与通槽的内部连通,且通孔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中置中锁阀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的底端到中置中锁阀内腔底部间的最大距离为3mm。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