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脱盐脱胶质悬浮物的预处理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2894.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娜;阮宗琳;李经伟;何佳;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脱盐 脱胶 悬浮物 预处理 装置 方法 | ||
1.原油脱盐脱胶质悬浮物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从下至上包括顺次连接的沉降系统、Ⅰ级气浮脱除系统和至少一个Ⅱ级气浮脱除系统;
所述沉降系统包括一个顶部开放的液体容纳装置,并在上部侧面和底部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为切向进料口;所述液体容纳装置顶部开放并与Ⅰ级气浮脱除系统连通;
所述Ⅰ级气浮脱除系统包括填料层Ⅰ,所述填料层Ⅰ的孔隙率为50%~95%,填料层Ⅰ的上方侧边设置出口连接溶气装置,溶气装置连接至填料层Ⅰ底部,溶气装置的前端还设置有补气装置;
所述Ⅱ级气浮脱除系统包括填料层Ⅱ、气液分离器、增压装置和微气泡发生器,所述填料层Ⅱ的孔隙率为10%~50%,填料层Ⅱ上方侧边设置出口与增压装置连接,增压装置连接微气泡发生器,微气泡发生器设置于填料层Ⅱ的底部,所述微气泡发生器为形成尺寸为50nm~1000μm的气泡的装置;
所述液体容纳装置、Ⅰ级气浮脱除系统的填料层Ⅰ和Ⅱ级气浮脱除系统的填料层Ⅱ从下至上顺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上部为筒状下部为倒锥形的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的倒锥形部分的锥角为3°~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装置的倒锥形部分的锥角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级气浮脱除系统还包括分布器,设置于填料层Ⅰ和溶气装置之间,位于填料层Ⅰ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器选自管式分布器、筛板式分布器、泡罩式分布器和格栅式分布器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装置选自高压溶气泵、高压射流泵和管道溶气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对气液进行切割能形成尺寸为0.01mm~10mm的气泡为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装置以对气液进行切割能形成尺寸为0.1mm~2mm的气泡为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Ⅰ和填料层Ⅱ为具有亲油功能的亲油材料组成的具孔隙结构,所述亲油材料选自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丙烯酸类、尼龙和表面经过亲油处理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Ⅰ的孔隙率为60%~8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Ⅱ的孔隙率为20%~4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为气体压缩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为形成尺寸为5μm~100μm的气泡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28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蝶阀阀轴阀板安装用双向安装装置
- 下一篇:异丁烯齐聚反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