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高耐候性高强度混色共挤人工木材的制造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20665.7 申请日: 2018-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9719964A 公开(公告)日: 2019-05-07
发明(设计)人: 方治超 申请(专利权)人: 太仓旭莱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9C69/00 分类号: B29C69/00;B29C48/00;B29C59/00;B29B9/06;C08L101/00;C08L97/02;C08L91/06;C08L23/06;C08K13/02;C08K3/34;C08K3/26;C08K5/098;C08K13/04
代理公司: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代理人: 刘小峰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耐候性 户外 人工木材 制造工艺 共挤 混色 包覆材料 表层颜色 材料成本 材料接触 材料添加 传统人工 外部条件 表层料 耐候性 添加色 外表层 吸水率 渐变 包覆 里层 挤出 木材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高耐候性高强度混色共挤人工木材的制造工艺,通过里层和外表层,采用了包覆挤出技术,在最大程度的满足户外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材料成本,通过将高耐候性材料添加到表层包覆材料中,使得材料接触外部条件部分变得具有超高的耐候性,其吸水率达到千分之五以内,是传统人工木材的3倍以上。另外,通过在表层料内添加色粉,使表层颜色渐变,更加贴近自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高耐候性高强度混色共挤人工木材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包装废弃物已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危害了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存。世界塑料年产量已超过2亿吨,我国塑料包装材料2007年已超过1000万吨,这些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经一次性使用后,大部分成了固体废弃物。塑料包装废弃物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难以降解,又不能随意焚化,大多被丢弃在铁路边、内河水域和城镇大街小巷,日积月累便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带。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上海日产垃圾1000吨,塑料废弃物约占330吨;北京日产垃圾12000吨,塑料废弃物约占360吨;广州日产垃圾约6000吨,塑料垃圾约占200吨。

我国采伐剩余物和造材剩余物约占林木生物量的40%,按照森林采伐限额2.5亿m3/a计算,我国每年将产生约1.1亿吨的采伐、造材剩余物。另外,加工剩余物按原木的34.4%计算也有高达3210万m3的年产量。目前,虽然林业“三剩物”的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木材综合利用率仅为50%~60%, 而发达国家的木材综合利用率已达80%~90%。林业“三剩物”的开发利用现状:林业“三剩物”通常堆积密度低、体积大,且分布松散,不便于收集、储藏和运输,因此传统的“三剩物”处理方式大多以就地抛弃、焚烧或填埋等简单方式为主。目前,随着人们对空气和水质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些传统做法已无法继续沿用。而通过木(竹)塑新材料的工程化和高性能化、废弃塑料的改性再生和竹木屑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解决废旧塑料、竹木材加工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目前塑木复合地板主要是以塑料、竹/木纤维为原料,它是由塑料和竹(木)屑按照近似于3:5的比例制成的。塑木兼具塑料的耐水防腐和木材的质感两种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性能优良并十分耐用的室外建材用途极为广泛。现有塑木产品性能仍不够理想,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塑木板材的密度、吸水性等参数仍需进一步改善。而且现有塑木材料品种较为单一,大都是单一色彩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户外高耐候性高强度混色共挤人工木材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料和里层料,其中,

表层料包括如下组份:

里层料包括如下组份:

所述户外高耐候性高强度混色共挤人工木材的制备过程为:

步骤1:按照上述质量分数,分别将表层料和里层料分别投入高混锅内混至220℃;

步骤2:将两套高混锅混合好的表层料和里层料分别投入冷混锅进行搅拌;

步骤3:将混合好的表层料和里层料分别通过双螺杆造粒机挤出棒料;

步骤4:通过破碎机将表层料和里层料的棒料分别打碎变成粒料;

步骤5: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分别对表层料和里层料挤出,然后经过模具成型为设置表层的型材;

步骤6:通过气冷对步骤5的型材进行缓慢冷却,使表层和里层粘接的更加牢固;

步骤7:通过定型台切割成半成品;

步骤8:通过拉丝机对表面拉丝,变成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旭莱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旭莱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