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探针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20582.8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梁铉正;王泽宇;赵柯迪;伍尤兵;王郁;冯旭东;朱天罡;陈冠宇;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探针 冷却通道 电池 极块 冷却介质 第一端 有效地 换热 充放电设备 使用安全性 导通 正对 冷却 | ||
1.一种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探针本体(110),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具有与电池的极块(210)接触的第一端(111)和与充放电设备连接的第二端(112),所述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二端(112)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120),所述外壳体(120)套设在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上,且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一端(111)从所述外壳体(120)露出;
所述充电探针(100)还包括:缓冲件(130),所述缓冲件(130)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一端(111)相连,所述缓冲件(13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20)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一端(111)上设置有第一法兰(114),所述外壳体(120)上设置有第二法兰(121),所述缓冲件(130)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第一法兰(114)与所述第二法兰(1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20)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之间设置有滑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外壳体(120)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和将所述充放电设备的电连接片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结合的第二固定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螺母(140)和第二固定螺母(150),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40)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150)套设在所述外壳体(120)上且与所述外壳体(120)的外周面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40)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150)在远离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一端(111)方向上依次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二端(112)从所述外壳体(120)露出;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固定螺母(160),所述第三固定螺母(160)套设在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二端(112)上且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二端(112)螺纹配合,所述第三固定螺母(160)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150)适于夹紧所述充放电设备的电连接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一端(111)形成与电池的极块(210)配合的止抵面(1111),所述充电探针(100)还包括接触端子(1112),所述接触端子(1112)与所述充电探针本体(110)的所述第一端(111)弹性止抵,且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接触端子(1112)凸出所述止抵面(1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探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12)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通道(113)相连的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5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的预充电组件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