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固液界面生长大尺寸FeGa磁致伸缩单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9697.5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保;陈艺骏;王敬民;刘敬华;张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30B29/52 | 分类号: | C30B29/52;C30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籽晶 单晶 熔融 磁致伸缩 固液界面 母合金棒 双层坩埚 磁悬浮感应熔炼 熔化 磁致伸缩材料 磁致伸缩系数 定向凝固设备 应用前景广阔 电弧熔炼炉 母合金铸锭 冶炼母合金 饱和磁场 定向凝固 工艺设备 合金棒 冷却液 使用性 生长 浇注 成母 抽拉 放入 制备 加热 | ||
1.一种控制固液界面生长大尺寸FeGa磁致伸缩单晶的方法,FeGa磁致伸缩单晶的成分为Fe100-xGax,其中17≤x≤20,包括如下步骤:
1)按目标成分进行配料
所述目标成分为Fe100-xGax,其中x为摩尔百分比含量,17≤x≤20;
2)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冶炼母合金
将步骤1)得到的配料放入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完毕后随炉冷却制得母合金铸锭;
3)母合金棒的制备
利用磁悬浮感应熔炼炉将步骤2)得到的母合金铸锭熔化,并浇注成母合金棒;
4)母合金棒的定向凝固
将步骤3)得到的母合金棒和FeGa单晶籽晶置于双层坩埚中,将双层坩埚放入定向凝固设备中,对定向凝固设备抽真空并充入保护气体后,加热使母合金棒完全熔融并且FeGa单晶籽晶上部熔融,将熔融的材料沿着FeGa单晶籽晶下部抽拉到冷却液中进行定向凝固,生长速度为1~500mm/h,制得FeGa磁致伸缩材料;
所述双层坩埚的内层坩埚为刚玉坩埚,壁厚为1~5mm,内径10~55mm,长度为100~200mm;外层坩埚为切缝式钼坩埚,壁厚为1~3mm,长度为100~200mm,切缝的宽度为5~20mm,长度为80-180mm,切缝的数量为5~10条,沿钼坩埚表面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原料为纯度均为99.99wt%的Fe和Ga,在配料前将Fe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并在真空下干燥,以去除表面的油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熔炼过程中的Ga元素烧损,在步骤1)中配料时,在目标成分的基础上补加2wt%的Ga。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进行抽真空至5.0×10-3Pa后,向炉体充入高纯氩气,待炉内的真空度上升至1.0×10-1Pa以后停止充气,反复此步操作三次后,将熔炼电流设置为1200A,对原料进行熔炼,反复熔炼四次,每熔炼一次将铸锭上下翻转,熔炼完毕后随炉冷却40min后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由步骤2)制备好的母合金铸锭利用圆盘刷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将其破碎成小块放入磁悬浮感应熔炼炉的坩埚中,对磁悬浮感应熔炼炉进行抽真空至5.0×10-3Pa后,向炉体充入高纯氩气,待炉内的真空度上升至1.0×10-1Pa以后停止充气,当原料完全熔化并静置5min后,将其浇入不锈钢模具中,随炉冷却40min后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单晶籽晶的取向是<100>。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定向凝固设备为Bridgman单晶炉,其四周分布有U形加热棒。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GaIn液态合金对坩埚侧面冷却,同时通过水冷头对坩埚下端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Bridgman炉抽真空并充入保护气体实施以下操作:对Bridgman炉进行抽真空至5.0×10-3Pa后,向炉体充入高纯氩气,待炉内的真空度上升至1.0×10-1Pa以后停止充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Bridgman炉加热实施以下操作:以30℃/min的升温速度将石墨加热体加热至800℃,保温5min后以25℃/min的升温速度将石墨加热体加热至1650℃,再保温30min使母合金棒完全熔融,单晶籽晶上部熔融,下部凝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6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