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板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17973.4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凌;余灶林;白鹭明;陈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朗星节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4/02;F21V5/04;F21V19/00;F21V7/00;F21V29/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板灯。黑板灯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和待照明黑板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与待照明黑板分别平行设置,第二转动体和第一转动体分别设于待照明黑板的上方,第二转动体沿待照明黑板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转动体的上方;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转动体转动,使得第一转动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区朝向待照明黑板;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转动体转动,使得第二转动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区域朝向待照明黑板;第一照明区域的数目少于第二照明区域的数目。所述黑板灯光线均匀强度可调且防止眩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板灯。
背景技术
教室黑板照明目的是提供良好的视觉光环境,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地在黑板上书写、阅读黑板上的内容。而现有技术中的黑板灯,常见为在黑板的上沿安装荧光灯管作为黑板灯使用。由于荧光灯管发出的光可能直接照射到教师、学生的眼睛里,较强的光线与背景光线的对比之下就会产生眩光、照度不均匀等问题。且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黑板所需的照明强度也不一,用同一照明强度会对人的视力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线均匀强度可调且防止眩光的黑板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黑板灯,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分别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内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一照明模块内沿第一转动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的照明组件,位于不同第一照明区域内的第一照明模块的照明强度分别不同;
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二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二照明区域内沿第二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二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二照明模块内沿第二转动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的所述照明组件,位于不同第二照明区域内的第二照明模块的照明强度分别不同;
所述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和待照明黑板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与待照明黑板分别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体和第一转动体分别设于待照明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动体沿待照明黑板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转动体的上方;
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转动体转动,使得第一转动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区朝向待照明黑板;
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转动体转动,使得第二转动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区域朝向待照明黑板;
所述第一照明区域的数目少于第二照明区域的数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照射黑板,其中,第一转动体位于离黑板水平方向较远且高度方向较近的位置,第二转动体位于离黑板水平方向较近且高度方向较远的位置,第一转动体照射在黑板时,发光角度较大,第二转动体照射在黑板时,发光角度较小,两个角度进行照明光线更加均匀,避免眩光,第一转动体也可以设置的离黑板更近,避免光线直射教师眼中;
每一个转动体上都设有不同光照强度的照明区域,两个转动体分别通过两个步进电机独立控制转动体的转动,从而在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光照强度;
由于第二转动体在照射黑板时光照角度较小,因此设置更多的第二照明区域,从而通过第二转动体获得更多的光强档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板灯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板灯的第一转动体侧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朗星节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朗星节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