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5730.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杨庆瑞;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传感器 拨码开关 单片机电路 检测 检测距离 传感 档位 信号处理单元 输出端 传感支架 静电测量 静电检测 驱动单元 设备地址 拨动 调用 制造 | ||
一种静电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属静电检测领域。包括传感支架单元、传感驱动单元和传感信号处理单元;设置一单片机电路、检测距离拨码开关、检测档位拨码开关和设备地址拨码开关;传感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I/O端口对应连接;前述各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I/O端口分别对应连接;其通过检测档位拨码开关选择相应的检测档位,来调节静电传感器不同的检测距离;通过拨动不同的距离编码,使单片机电路接收到不同的距离编码,进而调用不同的检测计算子程序。该静电传感器能在不同检测距离下,实现精度相同或相近的静电测量。可广泛用于静电传感器的设计制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静电检测的静电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现象是电荷的产生和消失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
在实际工作中,对静电进行检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为静电防护工程设计和改善产品自身抗静电性能设计提供数据和依据。
2.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判断人体、设备、工装器具等是否可能成为静电放电危害源。
3.检测静电防护器材(器具、工具、设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4.评价静电防护措施的效果。
在实际静电检测过程中,必然要用到静电检测装置。在静电检测装置中,通常都设置有一个静电传感器。
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11月13日,申请公布号为CN 10880250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静电检测装置以及方法,其静电检测装置包括:静电金属板、检测器以及控制器。静电金属板用以产生电场且包括第一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电子装置相互平行。当检测器检测到特定事件时,发出检测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表面相对于电子装置移动以及接收检测信号。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时,控制器判断静电敏感区域为电子装置与第一表面重叠的第一区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现有的静电检测装置,在检测静电时通常都是在一固定的检测距离下,测量出待测的静电电压值。
这种单一固定的检测距离(通常检测距离较小,小于50mm),不能够满足生产现场远距离安装的要求,限制了大范围使用。
同时,这种单一、固定的检测距离,也在使用中造成了诸多不便。
本申请人此前申请的,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1月13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2353855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静电检测装置及其静电检测方法”,其静电感应传感器包括一带有信号接收窗口的屏蔽壳体;在壳体内部设置一静电信号接收面;在壳体中设置电路板和一个信号传导支架;在信号传导支架上,设置带有振动源的振动电极片;在振动电极片前端设置平行于金属质静电信号接收面的遮掩片;振动电极片的后端固定在信号传导支架上或经振动源固定在信号传导支架上;其电信号处理单元至少包括振动源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整流电路和单片机电路。其通过机械遮断方式将所感应到的静电电压转变为交变电压,供输出和后续检测/放大单元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静电的定量检测问题,且监检测数据的可重复性好,提高了静电检测的精度及稳定性。
同样地,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静电时,也是在一个固定的检测距离下,测量出指定测量范围的待测静电电压值,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如何能够使得一个静电传感器,同时具有不同的检测距离或能够同时具有多个不同的检测范围,是现有静电传感器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