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5730.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杨庆瑞;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传感器 拨码开关 单片机电路 检测 检测距离 传感 档位 信号处理单元 输出端 传感支架 静电测量 静电检测 驱动单元 设备地址 拨动 调用 制造 | ||
1.一种静电传感器,包括位于静电传感器壳体内的传感支架单元、传感驱动单元和传感信号处理单元;其特征是:
设置一个单片机电路;
所述传感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I/O端口对应连接;
设置一个检测距离拨码开关、一个检测档位拨码开关和一个设备地址拨码开关;
所述检测距离拨码开关、检测档位拨码开关和设备地址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I/O端口分别对应连接;
所述的静电传感器,根据工作现场实际需要的最大检测距离,或静电传感器离被检测对象的安装距离,通过检测档位拨码开关选择相应的检测档位,以获得对静电信号的不同放大倍数,来调节静电传感器不同的检测距离;
所述静电传感器的每个检测档位,存在多个检测距离,每个检测距离对应一个量程范围;
工作现场实际需要的检测距离通过旋转检测距离拨码开关来确定;
每个检测档位下的每个检测距离,都对应一个检测计算子程序,以确保所测量到的静电电压的准确性;
通过拨动不同的距离编码,使单片机电路接收到不同的距离编码,进而调用不同的检测计算子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的静电传感器,就能在不同检测距离下,实现精度相同或相近的静电测量;
所述的静电传感器,既能实现远距离的静电检测,也能可实现较近距离的高静电压的静电检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距离拨码开关和检测档位拨码开关设置在静电传感器的壳体内或壳体内的线路板上;所述的设备地址拨码开关设置在壳体内的线路板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档位拨码开关设置有档位1至档位3共3种检测档位可供选择,每个档位的量程均为±10000V。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档位1检测距离为5至250mm,档位2的检测距离为300至450mm,档位3的检测距离为500mm;3种检测档位对应3种不同的对静电信号的放大倍数;所述的静电传感器,通过对静电信号提供不同的放大倍数,来调节静电传感器不同的检测距离。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电路,还与一个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的通信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静电信号传输到PC端,通过PC端的监控软件设定静电报警阈值,当检测到的静电信号超过阈值时,传感器发出红光报警,同时监控软件也会出现报警提示。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静电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包括采用静电传感器对待检测场所或部位的静电电压值进行检测,其特征是:
1)根据静电传感器的工况环境及安装空间,测量、确定需要的静电检测距离或静电传感器的安装距离,以及待检测静电压的高低;
2)按照需要的安装距离或检测距离,将检测距离拨码开关旋转到与该检测距离相对应的编码上;
3)根据所需所测静电值的大小,拨动检测档位拨码开关,调节、确定所需的检测档位;
4)待检测距离拨码开关和检测档位拨码开关的具体设定数值确定、设置好后,单片机电路将对检测距离拨码和检测档位拨码进行设置数值的检测判断;
5)如检测距离拨码和检测档位拨码存在选择错误,或实际静电压值超出所选量程,则会通过通信单元输出报警信号;
6)如检测距离拨码和检测档位拨码选择在允许范围内,则单片机电路调用对应的检测计算子程序进行变换或计算,并输出检测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的静电传感器,就能在不同检测距离下,实现精度相同或相近的静电测量。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静电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静电信号通过通信单元传输到PC端,能通过PC端的监控软件设定静电报警阈值,超过阈值,传感器将发出红光报警,同时监控软件也会出现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7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