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粪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5666.2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花;李德生;彭文启;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蔡丽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粪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粪池,包括分离室、折流室、折流填料室、生物接触反应室。分离室内设置第一导流装置和拦截板、折流室设置第一折流板、折流填料室设置第二折流板、生物接触反应室设置第二导流装置,如此设置使污物在池体内迂回流动,延长了污物在池体内的停留时间,使污物进行充分的沉淀、水解,增强了化粪和污物净化效果。同时,折流填料室设置第一生物填料,生物接触反应室设置第二生物填料,利用生物填料具备的极强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化解能力,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化学去除和生物降解,进一步使污水得到良好净化。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化粪池兼具良好的化粪和污水净化功能,既可以做化粪池使用又可以作为污水处理设备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化粪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功能、使用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化粪池为一体式圆柱形化粪池,化粪池腔内只有用隔板分成的空腔室,结构简单、化粪和污水净化效果一般,且只能做化粪池使用,不能作为污水处理设备,因此,研制出兼具良好的化粪和污水处理效果的化粪池,使其既能化粪又可以做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粪池,兼具良好的化粪效果和完善的污水净化功能,既能做化粪池使用,又能作为污水处理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粪池,包括:
分离室,所述分离室的上部位置设置有入污口、侧壁设有第一过水口,所述分离室内部设有拦截板和第一导流装置,所述拦截板设置于第一过水口的下方位置且和所述分离室的底部保持间距、以形成用于容纳污物的空间,所述拦截板设有能够供水流过的孔隙,所述第一导流装置用于将由所述入污口进入的污物导流至所述拦截板的下方、以使污物经过所述拦截板过滤后由所述第一过水口流出;
与所述分离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口相连通的折流室,所述折流室的与所述第一过水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口,所述折流室内部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水口和所述第二过水口之间的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折流室顶部,第二端与所述折流室底部保持间距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水口和所述第二过水口的高度;
与所述折流室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口相连通的折流填料室,所述折流填料室的与所述第二过水口相对的侧壁设有第三过水口,所述折流填料室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过水口和所述第三过水口之间的第二折流板、位于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三过水口之间的用于净化污物的第一生物填料,所述第二折流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折流填料室顶部,第二端与所述折流填料室的底部保持间距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水口和所述第三过水口的高度;
与所述折流填料室通过所述第三过水口相连通的生物接触反应室,所述生物接触反应室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装置、用于净化污物的第二生物填料、位于与所述第三过水口相对的侧壁上的出水口,所述第三过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二导流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过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生物填料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装置为板状,所述第一导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入污口的一侧,第二端指向所述拦截板。
优选地,所述分离室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支撑所述拦截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分离室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一过水口所在侧壁的距离和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过水口所在侧壁的距离比值处于1:2-1:3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流板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由所述第一折流板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二过水口所在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端形成的角度在90°-180°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二过水口所在侧壁的距离和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三过水口所在侧壁的距离比值处于1:2-1: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体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径确定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