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粪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5666.2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花;李德生;彭文启;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蔡丽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粪池 | ||
1.一种化粪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室(2),所述分离室(2)的上部位置设置有入污口(1)、侧壁设有第一过水口(4),所述分离室(2)内部设有拦截板(5)和第一导流装置(3),所述拦截板(5)设置于第一过水口(4)的下方位置且和所述分离室(2)的底部保持间距、以形成用于容纳污物的空间,所述拦截板(5)设有能够供水流过的孔隙,所述第一导流装置(3)用于将由所述入污口(1)进入的污物导流至所述拦截板(5)的下方、以使污物经过所述拦截板(5)过滤后由所述第一过水口(4)流出;
与所述分离室(2)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口(4)相连通的折流室(7),所述折流室(7)的与所述第一过水口(4)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口(9),所述折流室(7)内部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水口(4)和所述第二过水口(9)之间的第一折流板(8),所述第一折流板(8)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折流室(7)顶部,第二端与所述折流室(7)底部保持间距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水口(4)和所述第二过水口(9)的高度;
与所述折流室(7)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口(9)相连通的折流填料室(10),所述折流填料室(10)的与所述第二过水口(9)相对的侧壁设有第三过水口(13),所述折流填料室(10)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过水口(9)和所述第三过水口(13)之间的第二折流板(11)、位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1)与所述第三过水口(13)之间的用于净化污物的第一生物填料(12),所述第二折流板(1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折流填料室(10)顶部,第二端与所述折流填料室(10)的底部保持间距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水口(9)和所述第三过水口(13)的高度;
与所述折流填料室(10)通过所述第三过水口(13)相连通的生物接触反应室(14),所述生物接触反应室(14)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装置(17)、用于净化污物的第二生物填料(16)、位于与所述第三过水口(13)相对的侧壁上的出水口(15),所述第三过水口(13)与所述出水口(15)均位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16)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二导流装置(17)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过水口(13),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生物填料(16)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装置(3)为板状,所述第一导流装置(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入污口(1)的一侧,第二端指向所述拦截板(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2)内部设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一端支撑所述拦截板(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分离室(2)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8)与所述第一过水口(4)所在侧壁的距离和所述第一折流板(8)与所述第二过水口(9)所在侧壁的距离比值处于1:2-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8)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由所述第一折流板(8)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二过水口(9)所在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端形成的角度在90°-180°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1)与所述第二过水口(9)所在侧壁的距离和所述第二折流板(11)与所述第三过水口(13)所在侧壁的距离比值处于1:2-1:3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1)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由所述第二折流板(1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三过水口(13)所在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端形成的角度在90°-180°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反应室(14)内部设有盛放所述第二生物填料(16)的填料架(18),所述填料架(18)位于所述出水口(15)的下方位置且与所述生物接触反应室(14)的底部保持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6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体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径确定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