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薄壁筒段轧-旋复合精密成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15256.8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张文学;倪江涛;姚梦;张曼曼;付敏敏;朱凯;宫成;高建新;马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天长征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2F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0046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薄壁 筒段轧 复合 精密 成形 方法 | ||
一种铝合金薄壁筒段轧‑旋复合精密成形方法,其步骤为:采用半连续铸造的空心铝合金铸锭作为原始坯料;原始坯料空心铝合金铸锭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空心铸锭进行轧制成形,将成形后的环坯置于空气中冷却;对环形坯料进行强力旋压成形,多道次间增加去应力退火工序,最后切除筒段两端工艺余量;对旋压后的筒段进行热处理,为保证圆度,在固溶与时效工序间对筒段进行卷弯校圆操作;酸洗清除表面油污与杂质,进行内部质量及力学性能检测。本发明采用空心铸锭作为原始坯料,避免了传统自由锻方式繁复的制坯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将环轧、旋压两种塑性变形方式相结合,保证了薄壁筒段在两个方向均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锻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铝合金空心铸锭通过环轧、旋压相结合的方式精密成形薄壁筒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航天产品可靠性设计要求的提高,结构件也朝着一体化、大型化及轻质化方向发展,大高径比的铝合金薄壁筒段类零件得以广泛应用。该类零件为高径比大约0.8~2.0的薄壁光筒,筒段壁厚大约2~10mm,直径大约1000~2000mm。
中国发明专利CN 104759850 A《一种铝合金高筒件加工工艺》公布了一种铝合金高筒件的自由锻造加工方法,该专利采用半连续铸造实心铸锭作为原始坯料,经锻造、冲孔、马架扩孔、芯轴拔长、平端面制得空心筒形坯料,然后对坯料进行辗环操作成形高筒件,实现了高筒件的整体成形。但各制造工序间铸锭坯料需要经过7次反复加热,工艺过程复杂,生产周期较长,而且采用自由锻造方式所生产筒形件壁厚较大,后续零件精加工时大量原材料被切除,制造成本较高。
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型薄壁核电筒件加工工艺优化》采取焊接成形的方式,将薄壁板材卷弯后拼焊为筒形件,该种方式生产周期较短,制造精度较高。但采用拼焊的方式成形后的筒件存在多条周向、轴向焊缝,零件焊缝区的力学性能与母材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导致承力能力不足,且受力零件内部应力容易分布不均匀,会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开发一种整体成形、制造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薄壁筒段生产工艺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铝合金空心铸锭通过环轧、旋压相结合的方式精密成形薄壁筒段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薄壁筒段轧-旋复合精密成形方法,其步骤为:
(1)采用半连续铸造的空心铝合金铸锭作为原始坯料,对坯料全表面进行机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12.6,空心铸锭尺寸表示为:外径D0、内径d0、高度H0;
(2)将步骤(1)中的原始坯料空心铝合金铸锭进行加热;
(3)利用径-轴向数控环轧机,对加热后的空心铸锭进行轧制变形操作,使坯料直径长大至目标尺寸,环轧后的环件坯料尺寸表示为外径D1、内径d1、高度H1;
(4)将步骤(3)中的所制环件坯料置于空气中冷却;
(5)利用强力旋压机,对步骤(4)中冷却的环件坯料进行多道次旋长操作;
(6)当步骤(5)中环件坯料壁厚减小1/2~2/3时,对半成品进行退火处理;
(7)继续对退火后的半成品进行旋压成形,至零件壁厚减小至成品尺寸,获得薄壁筒段零件,零件尺寸表示为外径D2、内径d2、高度H2;
(8)切除旋压薄壁筒段两端工艺余量,零件尺寸表示为:外径D、内径d、高度H;
(9)对薄壁筒段零件进行固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天长征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天长征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