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曲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8770.9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国;王克全;朱家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04;C07K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夏平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曲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曲肽的制备方法,采用4‑苄氧基苯甲醛树脂为固相载体,直接在固相上将N‑(9‑芴甲氧羰基)‑苏氨醇与树脂上的醛基形成稳定的缩醛,然后通过洗涤即可将副产物分离,极大的简化了工艺,提供了一条全固相奥曲肽制备工艺,解决了目前奥曲肽生产过程中成本高、副反应多以及工艺复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多肽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奥曲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奥曲肽(式1)为分子内含有一个二硫键的环八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人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其作用与天然生长抑素相似。化学名为D-苯丙氨酰-L-半胱氨酰-L-苯丙氨酰-D- 色氨酰-L-赖氨酰-L-苏氨酰-L-半胱氨酰-L-苏氨醇环-(2→7)-二硫化物;英文名为Octreotide Acetate。瑞士山德士(Sandoz)公司于1982年合成,1988年美国FDA批准醋酸奥曲肽用于胃肠道分泌类肿瘤和垂体肿瘤及肢端肥大症的治疗;1998年美国FDA再次批准醋酸奥曲肽用于肢端肥大症的治疗。
公开的奥曲肽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固相方法和液相方法。专利ZL 00134258.4采用液相方法合成,步骤繁琐,生产周期长。目前固相方法仍然是制备奥曲肽的主流方法,一类方法,如专利CN 201010165270.X,CN 200510029221.2及CN 201210352668.3采用氯树脂及氯树脂类似物,与苏氨醇连接后合成奥曲肽。这类方法的缺点是氯树脂与苏氨醇的连接效率很低,导致过量苏氨醇及树脂的浪费,同时会增加后续洗涤树脂所需的溶剂消耗量以及最终的成本。另一类固相合成方法采用酯还原的方法得到含有苏氨醇的奥曲肽,如专利ZL 21375216,CN 201310333598.1,该类方法由于使用到强还原剂硼氢化钠,会导致消旋及其他副反应的发生。还有一类方法是采用添加linker的方案解决苏氨醇与树脂连接效率低的问题,如专利CN 201610938844.X,CN 200510024502.9及CN 2004100108332。该类方法需要先将苏氨醇与linker在通过液相反应合成并纯化后才能用于奥曲肽的制备,增加了工艺周期且额外增加了一个原料的质控,导致工艺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奥曲肽制备方法,解决目前奥曲肽制备成本高或副反应多或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曲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Fmoc-Thr-Ol及催化剂加入到醛基树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Fmoc-Thr树脂复合物;
(2)按照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根据奥曲肽的序列,将保护氨基酸按C端至N端的顺序逐个偶联到步骤(1)所得树脂上获得保护的奥曲肽-树脂复合物;
(3)向保护的奥曲肽-树脂复合物中加入切割试剂,将奥曲肽从树脂上裂解下来,得到还原型奥曲肽粗品,将还原型奥曲肽粗品配制成一定的浓度,加入氧化剂,反应后得到奥曲肽粗品。
(4)将奥曲肽粗品分离纯化,得到奥曲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奥曲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Fmoc-Thr-Ol及催化剂加入到4-苄氧基苯甲醛树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Fmoc-Thr树脂复合物;
(2)向步骤(1)得到的Fmoc-Thr树脂复合物中加入Fmoc脱保护试剂脱除Fmoc保护基,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得到Thr-树脂,然后向Thr-树脂复合物中加入奥曲肽的C端第二个氨基酸和缩合试剂进行缩合反应,缩合反应结束后洗涤树脂,按照奥曲肽从C端到N 端的顺序,更换氨基酸,重复Fmoc脱保护反应和缩合反应,得到保护的奥曲肽-树脂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8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