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SM无源信息与雷达有源信息关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7966.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宸章;张花国;魏平;郭昱宁;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sm 无源 信息 雷达 有源 关联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信息融合技术领域,涉及一种ESM无源信息与雷达有源信息关联的方法。本发明首先使用线性内插法,将ESM数据对准到雷达测量时刻;然后使用1NN最近邻分类建立关联判别函数,并利用类似纽曼‑皮尔逊准则,建立判别门限;再使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融合不同时刻的信息;最后使用硬判决确定关联矩阵。计算机仿真表明本发明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具有较好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融合技术领域,涉及一种ESM无源信息与雷达有源信息关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多平台之间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雷达-电子支援措施(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s,ESM)协同工作的多平台系统中,ESM通过对目标辐射源信号的分析获得辐射源的特征信息(发射频率,脉冲宽度等),且抗干扰能力强。雷达的目标定位能力强,且精度较高,但抗干扰能力和识别能力较差。通过雷达与ESM数据融合,一方面可以综合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实现更可靠的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雷达的高精度方位数据,对目标威胁综合判定、综合态势生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雷达-ESM数据融合首先应将两类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关联,即要确定ESM数据源于哪一个雷达目标。由于异类传感器之间可以利用的信息不同,例如雷达可以获得辐射源的方位、速度和航向,而ESM传感器只能提供方位信息。因而雷达和ESM之间可以利用的信息只有角度,且两者的数据率一般不同,使得航迹关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对于运动的目标辐射源,雷达-ESM航迹关联结果应实时更新,如何将之前时刻与当前时刻的关联结果进行融合,并且控制计算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SM无源信息与雷达有源信息关联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糊综合函数,制定关联准则,将每一时刻雷达与ESM数据之间的马氏距离(MahalanobisDistance)转化为航迹关联信任度,再利用DS证据理论,将该时刻的航迹关联信任度与之前时刻的航迹关联信任度融合,最后根据当前融合结果,利用最大似然的方法做出硬判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平台数据实时关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雷达和ESM时间对准
当雷达和ESM数据率不同时,首先应将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对准。由于雷达数据率一般比较高(1次/秒),对于第j条航迹,两次ESM数据之间有nj个雷达测量值。本发明使用线性内插法,将ESM数据对准到雷达测量时刻。
设在ti时刻,ESM上传了观测数据。ESM前一次上报数据与当前时刻之间,雷达有nj个测量值,根据线性插值法,ESM和雷达的时间对准公式为:
第二步:建立关联判别函数
假设ti时刻ESM的测量值为第j个雷达的角度测量值为贝叶斯分类规则的描述为:
如果且i≠j则接受假设Hi(2)
利用贝叶斯公式,式(3)可以表示为:
如果各个假设的先验概率相等,则式(5)可以表示为:
假设从t0到tn时刻ESM和雷达都采集了n个采样值,每个都是独立同分布,ESM的测量方差为第j个雷达的测量方差为
对(6)取对数后,式(5)可简化为
如果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障碍物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用于光检测和测距的装置和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