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物分拣装置及分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561.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承接机构 分拣装置 摄像模块 容置区 承接 驱动装置 起始位 分拣 图像 电性连接 滑动方向 可滑动地 垃圾回收 排列方向 主控模块 回收 滑动 容置 预存 投掷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分拣装置及分拣方法,废弃物分拣装置包括:承接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承接投入箱体内的废弃物;承接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各容置区的排列方向一致,用于从起始位滑至终止位时,依次经过各容置区的上方,并用于向任意一个容置区内投掷废弃物;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内,用于驱动承接机构在起始位与终止位之间进行滑动;摄像模块,设置在箱体内,用于获取承接机构所承接的废弃物的图像;主控模块,预存各容置区所对应的废弃物的回收类型,且分别与承接机构、驱动装置和摄像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摄像模块获取的图像,得出承接机构当前所承接的废弃物的回收类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弃物分拣装置及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废弃物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城市管理、确保市民健康的重要工作,废弃物分类是废弃物治理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废弃物的处理,60%的废弃物采用填埋处理,35%的废弃物采用焚烧处理,剩余采用其它方式处理。如果废弃物不分类直接填埋,会导致大量占用土地,而且生活垃圾中不易降解的物质,会使土地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不分类直接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到300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刚刚开始推行废弃物分类管理,目前在我国的某些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废弃物分类。然而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参差不齐,大多数人对于废弃物如何进行分类丢弃并没有较专业的认识,让公众依靠自身素质来人为进行废弃物分类丢弃很难较好地实现废弃物的分类。人工对垃圾进行分类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分拣装置及分拣方法,对废弃物自动进行分类并分拣,节省人力和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分拣装置及分拣方法,废弃物分拣装置,用于对从箱体上的投放口投入箱体内的废弃物进行分拣,所述箱体内具有若干个沿所述箱体的箱底的任意方向排列的容置区,所述废弃物分拣装置包括:
承接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承接投入所述箱体内的废弃物;所述承接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各所述容置区的排列方向一致,用于从起始位滑至终止位时,依次经过各所述容置区的上方,并用于向任意一个所述容置区内投掷废弃物;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承接机构在所述起始位与所述终止位之间进行滑动;
摄像模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获取所述承接机构所承接的废弃物的图像;
主控模块,预存各所述容置区所对应的废弃物的回收类型,且分别与所述承接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摄像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摄像模块获取的所述图像,得出所述承接机构当前所承接的废弃物的回收类型;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得出的废弃物的回收类型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承接机构滑动至与该类型所对应的所述容置区的上方,并用于在所述承接机构滑至该容置区的上方后,控制所述承接机构向该容置区投掷所承接的废弃物。
废弃物分拣方法,采用上述废弃物分拣装置进行分拣,所述废弃物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废弃物从箱体的投放口投入箱体内时,由处于所述箱体内预设位置处的承接机构对废弃物进行承接;
当所述承接机构承接到所述废弃物后,采用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获取所述承接机构当前所承接的废弃物的图像;
当所述摄像模块获取到所述废弃物的图像后,采用主控模块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得出所述废弃物的回收类型;
采用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得到的所述废弃物的类型,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承接机构滑至与该回收类型所对应的容置区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