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金刻铜雕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07130.6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岷;朱炳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4C3/06 | 分类号: | B44C3/06;B44C1/22;B44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金 刻铜雕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紫金刻铜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铜板、烘炼铜板、蚀刻图案、点刻图案、氧化背景、局部图案制绿、注漆和电镀、抛光表面和上油封蜡;本发明通过蚀刻图案和点刻图案手法相配合,使铜板表面图案即附有蚀刻的整体化图案,又具有点刻的细致化图案,细节性更强,观感更好,图案丰满化,且本发明的背景色通过铜表面硫化物氧化形成,部分图案的绿色通过铜表面氧化剂催化形成,都体现了铜的本色效果,即使麻点用到油漆,但因麻点图案的细微性,并不影响铜质的特色,再配合部分电镀,起到点缀作用,使图案效果协调化,同时,本发明的硫化紫色和氧化绿色均可使铜雕免受大气污染和外部侵蚀,达到保护铜表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雕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金刻铜雕工艺。
背景技术
铜雕技艺,浙江省杭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雕是古代青铜器制造的延续,在吴越和南宋时期得到很大发展,清代同治以后,以“朱府铜艺”为代表的杭州铜雕技艺日趋成熟,代代相传,2008年6月,铜雕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
现有的铜雕工艺中,图案单一,不够丰满化,且大多采用油漆上色的工艺来给图案着色,没有体现铜的本色效果,再加上这一类着色时间长了及其容易褪色,造成图案暗淡,影响装饰效果,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紫金刻铜雕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通过蚀刻图案和点刻图案手法相配合,使铜板表面图案即附有蚀刻的整体化图案,又具有点刻的细致化图案,细节性更强,观感更好,图案丰满化,且本发明的背景色通过铜表面硫化物氧化形成,部分图案的绿色通过铜表面氧化剂催化形成,都体现了铜的本色效果,即使麻点用到油漆,但因麻点图案的细微性,并不影响铜质的特色,再配合部分电镀,起到点缀作用,使图案效果协调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紫金刻铜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铜板
将铜件复合、叠合、熔汇在一起,形成立体式的铜制品板,然后对铜板表面进行初步抛光打磨,祛除边角的毛刺棱角;
步骤二:烘炼铜板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铜板通过烘炼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以改变其内部结构,达到需要的展度、硬度,然后冷却;
步骤三:蚀刻图案
拟定设计图文,制作图文菲林,先对铜板表面用5%的稀硫酸溶液进行清洗,除去氧化层后烘干并静电除尘,其次对铜板表面喷涂感光油,将菲林放在已经喷了感光油的铜板表面,通过爆光让菲林上的图案在铜板表面形成,再通过显影药水将经过爆光的图案部分固化,形成蚀刻图案,然后再次烘干,最后,通过化学溶液的化学作用对铜板表面经过爆光显影后形成的图案腐蚀,使图案轮廓清晰化,完成后清洗,将多余的溶液和感光油清洗掉,得到完整的蚀刻图案;
步骤四:点刻图案
根据图案特色和所需,在铜板表面完整的蚀刻图案上和周边铜板表面上,通过点打、刻打、粗打、细打等,敲打出密密麻麻的麻点,并使多组麻点组合成所需图案,使铜板上总体的图案丰满化;
步骤五:氧化背景
对步骤四得出的铜板表面丰满化图案进行保护处理,涂上一层保护层,然后对没有图案的铜板表面背景部分涂覆硫化物进行氧化,使背景部分色泽为紫色,完成后,祛除图案表面保护层;
步骤六:局部图案制绿
先对紫色化的背景部分和一部分图案涂覆上保护层,然后对另一部分图案表面涂覆氧化剂,并用催化剂加速氧化,使这一部分图案形成铜绿,使铜板表面的图案分为制绿图案和原色图案,完成制绿后,祛除所有保护层;
步骤七:注漆和电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的内衬套
- 下一篇:一种电芯短路检测夹具、装置及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