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叠合板的预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6970.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广;王勇;郑新萍;陈建;卢林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经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2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叠合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及其预制工艺,涉及建筑技术,用于解决普通叠合板连接容易松脱的问题;叠合板包括板体、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板体上的嵌合块、开设于板体上的嵌合槽、开设于板体上的连接孔、埋设于嵌合块上的连接块、用于与连接块配合的连接件,相邻两块板体上的嵌合块与嵌合槽相互嵌合,且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后螺纹连接于连接块上;工艺步骤包括:搭建框架—浇筑成型—脱模修整—构建养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连接结构能够在相邻两块叠合板相互拼接的过程中供彼此进行连接,使得当叠合板受横向力作用时,相互之间不容易产生分离,这样浇注于叠合板上的浇注层就不容易产生分离,从而达到降低渗漏发生概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的预制工艺。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在施工的过程中无需搭建支模,整个施工周期相较于现场浇注的方式大大缩短,因此也成为了现代工程常用的建筑方法。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7700482U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内设有钢筋。钢筋靠近叠合板本体端部的部位向叠合板本体顶面方向弯折,从叠合板本体顶面伸出后沿其长度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在使用时先吊装到建筑上,然后浇注水泥,以水泥作为相邻两块预制叠合板之间的粘结剂,但是由于水泥渗入相邻两块叠合板之间的量有限,其粘结力不强,当叠合板受横向力作用时容易产生偏移,叠合板一旦发生偏离,那么浇注层就容易产生开裂,进而容易产生渗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的预制工艺,在相互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加强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叠合板之间不容易产生偏移,使得浇注层不容易发生开裂,从而达到降低渗漏情况发生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的预制工艺,预制叠合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体设置于板体侧壁上的嵌合块、开设于板体上且与嵌合块相邻的嵌合槽、开设于板体上且与嵌合槽连通的连接孔、埋设于嵌合块上且带有螺纹孔的连接块、用于与连接块配合的连接件,相邻两块板体上的嵌合块与嵌合槽相互嵌合形成对接,且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后螺纹连接于连接块上;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嵌合块远离板体的一端上的穿筋孔,所述穿筋孔将嵌合块和板体同时贯穿,且穿筋孔与板体上背对嵌合块一侧的嵌合槽相连通;
预制叠合板的预制工艺步骤包括:
(1)搭建框架,将钢筋呈“井”字状交叉铺设,然后在相邻两根钢筋的交叉点采用钢丝进行捆绑定位,接着再对钢筋之间的交叉点进行焊接加固,注意在搭建框架的过程中,要将钢筋露出于框架的侧边以作为形成嵌合块所需的支撑部,随后还需要在支撑部上焊接连接块作为预埋件,并在连接块中心熔铸蜡块以防混凝土堵塞连接块上的螺纹孔;
(2)浇注成型,将步骤(1)中搭建好的框架放入模具内,放入管状预埋件作为形成穿筋孔的主体,然后注入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让混凝土自然凝固,形成板体粗坯;
(3)脱模修整,将板体粗坯从模具内取出后,先用铲子修整板体粗坯的边缘,然后用开水冲淋板体上的蜡块,使蜡块融化以露出连接块上的螺纹孔,并且还需要在板体粗坯上钻设连接孔,以便相邻两块板体拼接时,能够让连接件穿过后与另一块板体上的连接块形成固定;
(4)构件养护,将取出的混凝土预制件用湿润的土工布包裹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存放,注意在转移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可对预制件进行摔扔,严禁损坏构件,且预制件需静置72h以上后方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经住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经住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