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制动部件及制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06356.4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若育;倪云浩;杨银国;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20 | 分类号: | B66B5/20;B66B5/18;F16D6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制动 部件 装置 | ||
1.一种电梯制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渡制动面,其在电梯正常运行状态到制动状态过程中与导轨接触并致使电梯从正常运行状态过渡至制动状态;
最终制动面,其在电梯制动状态下与导轨相接触以使电梯制动;
所述过渡制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最终制动面的摩擦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制动面所使用材料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最终制动面所使用材料的摩擦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制动面所使用材料为橡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制动面所使用材料为聚氨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制动面所使用材料为球铁、铜基合金、碳碳复合材料或陶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制动面使用预设纹路的表面。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之一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电梯轿厢上;
制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并能相对于该支撑框架水平移动;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设置于电梯导轨的一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制动组件水平移动;
驱动组件,其驱动所述摩擦组件和可旋转制动件靠近或离开电梯导轨;
所述电梯制动部件为可旋转制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可旋转制动件包括至少三个设在其表面的制动位置;所述可旋转制动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电梯导轨的另一侧,所述可旋转制动件的制动位置能够与所述摩擦组件共同夹紧所述电梯导轨以使电梯制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位置包括第一制动位置、第二制动位置以及第三制动位置,所述第一制动位置与所述摩擦组件夹紧电梯导轨以使电梯处于第一制动状态,所述第二制动位置与所述摩擦组件夹紧电梯导轨以使电梯处于第二制动状态,所述第三制动位置与所述摩擦组件夹紧电梯导轨以使电梯处于第三制动状态;电梯处于所述第一制动状态时所述过渡制动面与电梯导轨相接触,电梯处于第二和/或第三制动状态时所述最终制动面与电梯导轨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制动件具有旋转中心,所述摩擦系数μ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s为可旋转制动件和导轨之间的正压力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D为可旋转制动件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与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之一所述的电梯制动部件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制动部件包括:
制动构件,与电梯轿厢相连接并具有用以摩擦接合电梯导轨的最终制动面,所述制动构件可在制动位置与非制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制动构件还包括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引导所述制动构件在制动位置与非制动位置之间移动;
制动构件致动机构,所述制动构件所述制动构件致动机构与制动构件相连接并用以将所述制动构件从非制动位置致动到制动位置,所述制动构件制动机构包括过渡制动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系数μ满足以下条件:
μ>tgα,
其中,α为所述导向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3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