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载荷下间距可调的大轴径滑动轴承组摩擦学性能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6152.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曲兴田;王鑫;田农;孔炜亭;张昆;李金来;刘博文;王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间距 可调 大轴径 滑动 轴承 摩擦 性能 试验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载荷下间距可调的大轴径滑动轴承组摩擦学性能试验台,属于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试验台。试验台可升降支承装置固定在试验台底座上,动静压轴承辅助装置固定在试验台可升降支承上,液压加载装置固定在动静压轴承辅助装置上,动力输出系统固定在试验台底座的凸台上。优点是:实现了对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的测量,弥补了大多数传统滑动轴承摩擦学试验台无法充分地根据不同轴承参数和加载条件做出相应的模拟试验的不足。可有效保证在试验过程中滑动轴承试件产生的摩擦机理、磨损形式、工作性能等与实际使用一致,从而可以准确地测试滑动轴承的各项性能参数,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性试验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试验台,用于对内径大于200mm、转速大于3000r/min工况下的滑动轴承,在不同规格、不同轴承间距条件下,实现研究、测试其摩擦学性能。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功能相同但应用场合有所不同,两种轴承都有支撑的功能,但滑动轴承在一些工况下并不适用,例如滑动轴承的起动摩擦阻力较大,占据了动力损耗中较为可观的一部分,并且对使用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所以滚动轴承得应用比较普遍一些。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比如说轴向载荷十分大的情况下对于滑动轴承的应用就有要求,因此研究滑动轴承的摩擦学性能是更好的应用滑动轴承的前提。
国内对于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的研究有很多,如低速重载脂润滑滑动轴承拖动特性试验台的研制及实验研究,动静压支承滑动轴承性能分析,滑动轴承试验装置开发与油膜压力测量,滑动轴承试验台的研制与牙轮钻头镶嵌滑动轴承摩擦磨损性能的台架试验。当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滑动轴承摩擦学试验台但因技术原因或设计疏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加载结构不合理导致加载力不能加载到任意位置,因油路设计不合理仅能实现动压或静压轴承的摩擦学实验,因导轨无法调整导致可以应用的滑动轴承直径范围过小,因电机选择不合理导致可以测试的转速范围受到极大地限制,以及只设置一个滑动轴承的安装位置,导致不能完全复原滑动轴承的使用工况。
当前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可谓是最为活跃的技术领域,各种互联网+层出不穷,而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机械行业结合起来使机械测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微电子技术的出现更是使传感器的发展如虎添翼。随着上述技术的发展,各种实验系统也向着智能化、小型化、精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近期以来的新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试验台多数是采用液压加载,因为液压加载较为稳定且可以实现较大的加载力,有些较为先进的试验台采用集成控制系统,用以简化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近年来出现的计算机辅助试验系统则更好的实现了人机交互,使得用户有更好的操作体验,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更加智能简便,令用户可以直接从试验中提取信息,还能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在电脑端实时显示主轴转速曲线、主轴转矩曲线、油膜温度分布曲线、油膜压力分布曲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载荷下间距可调的大轴径滑动轴承组摩擦学性能试验台,以解决当前的摩擦学性能实验装置加载结构不合理、调整范围较小、对实际工况模拟不够准确的问题。能进行多种规格滑动轴承以及滑动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对摩擦学性能的测量,并且可以实现在最大程度上模拟滑动轴承实际工况中受力情况。它实现了根据不同滑动轴承以及传动轴转速做出相应的模拟实验达到多次测量和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力输出装置、液压加载装置、动静压轴承辅助装置、试验台可升降支撑装置,试验台底座,其中试验台可升降支承装置固定在试验台底座上,动静压轴承辅助装置固定在试验台可升降支承上,液压加载装置固定在动静压轴承辅助装置上,动力输出系统固定在试验台底座的凸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未经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