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管理设备、家庭网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4903.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戴超;贺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8;H04W48/1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孟德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故障 处理 方法 管理 家庭 网关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管理设备、家庭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周期向家庭网关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以检测家庭网关设备是否脱离控制;根据家庭网关设备脱离控制的结果,控制备份节点开启第一无线局域网接口,以供家庭网关设备的通过备份节点的上行链路与管理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家庭网关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对应的故障解决策略,进行故障解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能够将发生故障的家庭网关设备自动关联到备份节点,通过备份节点向家庭网关设备提供临时的网络通信通道,从而恢复家庭网关设备与管理设备及上层网络的通信,及时高效地完成故障的解除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管理设备、家庭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几乎每个家庭都安装了宽带网络,宽带网络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在目前的技术阶段,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家庭网关类设备依然是承载家庭宽带业务的重要设备之一。
家庭网关类设备从最早的家庭调制解调器发展而来,经过了xDSL(x DigitalSubscriber Line)技术发展演进,尤其随着近年以太网及光纤技术的普及,逐步形成了几大主流设备类别:xDSL终端、以太网上行终端、光纤上行终端等。虽然设备类别各不相同,但作为家庭网关设备,在实际应用与组网上都是有其共同特征的。例如都是放在用户家庭使用,依靠不同介质的上行链路与运营商的局端管理设备相联,受局端管理设备管理与控制。
如图1所示,在现网应用中,如果交换机B与交换机A中间链路出现故障,会造成用户的家庭网关设备脱离局端管理设备的控制,形成网关脱管状态。在实际网络中,造成家庭网关设备脱离局端管理设备控制的故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硬件原因脱管,包括线缆损坏、上行接口损坏、光模块损坏等;此类故障主要依靠施工手段解决,包括更换器件,修复受损线路等方法。二、软件/配置原因脱管,主要包括软件版本bug、配置下发错误等原因;此类原因也是现网业务中家庭网关大批量脱管故障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影响通常较为严重。
针对软件/配置原因造成的脱管故障,目前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依靠工程服务人员到访各个用户的家里。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LAN)侧登陆到设备,使用版本文件升级/回退,修改配置文件等手段进行故障排除与业务恢复。这样处理故障的效率十分低下,且耗费大量的人力投入,成本十分高昂,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用户业务长时间中断,对于运营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管理设备、家庭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适用于管理设备,处理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周期向家庭网关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以检测家庭网关设备是否脱离控制;根据家庭网关设备脱离控制的结果,控制备份节点开启第一无线局域网接口,以供家庭网关设备的通过备份节点的上行链路与管理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家庭网关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对应的故障解决策略,进行故障解除。
可选地,接收家庭网关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备份节点发送的家庭网关设备的标识信息列表;识别故障信息中的故障原因,并根据相同故障原因对标识信息列表中的家庭网关设备进行分类。
可选地,基于家庭网关设备恢复控制的结果,发送移出指令至备份节点,以供备份节点将移出指令中的家庭网关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移出标识信息列表。
可选地,基于任一备份节点对应的标识信息列表中所有家庭网关设备均被移出,发送关闭指令至备份节点,以供备份节点根据关闭指令关闭第一无线局域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4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