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0911.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苗通;郭洋洋;高强;于文龙;农兴中;史海欧;邱义伟;熊安书;孙增田;谢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E01D1/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挂式高架 交通 系统 | ||
1.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墩柱和若干轨道梁,所述墩柱设置在列车的站点之间,所述墩柱的下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墩柱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空腔;相邻所述墩柱之间连接有所述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外侧面上,所述轨道梁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铺设轨道的轨枕;
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连接件和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可伸缩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可伸缩连接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套筒;
所述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轨道梁,所述空腔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供所述连接装置穿过的柱端预留孔,所述轨道梁的端部对应所述柱端预留孔设置有梁端预留孔;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梁端预留孔内,所述可伸缩连接件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穿过所述柱端预留孔与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固定连接件连接,以实现所述空腔两侧所述轨道梁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相互配合设置的螺纹丝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可伸缩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耐磨填充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填充层为聚四氟乙烯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轨道梁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墩柱的宽度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轨道梁的宽度一致;所述空腔设置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连接件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包括用于与所述轨道梁连接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安装在所述轨道梁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垂直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的内挂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的两侧设置有列车装置,所述列车装置朝向所述轨道梁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包括可行走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端的竖直行走轮、可行走设置在所述内挂板朝向所述固定板一侧上的内挂定位轮、以及可行走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侧面下端的反向限位轮,所述内挂定位轮与所述反向限位轮的作用力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装置包括车厢主体、以及可从所述车厢主体底端脱出的分离式车厢,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车厢主体的侧面上,所述车厢主体内设置有竖向牵引机,所述竖向牵引机与所述分离式车厢之间连接有牵引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道岔墩柱、道岔梁体以及驱动所述道岔梁体改变传输方向的驱动装置;若干所述道岔墩柱以其一所述墩柱为圆心呈弧形分布设置,所述道岔梁体包括若干梁体单元,相邻所述梁体单元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实现连接,所述道岔梁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墩柱,所述道岔梁体的另一端可摆动至与所述道岔墩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侧挂式高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道岔梁体的摆动端下方的移动车体,所述道岔墩柱的上端预留有梁体接驳位,相邻所述道岔墩柱之间设置有供所述移动车体行走的托梁;所述道岔梁体与所述道岔墩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09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