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8627.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安;朱正斌;罗海潮;张德志;石龙;李玉林;张海平;刘好奇;沈学强;周杰;谢泳;李君铭;常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管 轧机 支撑杆 滑动机构 冷却套筒 进水筒 左链条 开合 链槽 铜管 拖链 冷却 链条 铺设 生产效率 同步动作 搭接 滑轨 链板 侧面 穿过 | ||
1.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轨(1)上的轧机罩(2),其特征在于,在轧机罩(2)上安装有铜管冷却套筒(3)和轧机冷却进水筒(4),在铜管冷却套筒(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和第三冷却水管(53),在轧机冷却进水筒(4)上连接有第四冷却水管(54),在所述轧机罩(2)上还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均搭接在支撑杆(6)上;在轧机罩(2)侧面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拖链(7),所述拖链(7)沿滑轨(1)延伸方向铺设,所述拖链(7)是由左链条(71)、右链条(72)以及连接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的链板(73)构成,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形成链槽(74),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穿过支撑杆(6)后铺设在链槽(74)内;在拖链(7)上横向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将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限位于链槽(74)内,所述拖链(7)在轧机罩(2)滑动时带动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卷曲并沿轧机罩(2)滑动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6)前端设有挡杆(9),所述挡杆(9)的高度大于第一冷却水管(51)直径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轧机罩(2)的侧面还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滑轨(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的长度为1-1.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长度小于铜管冷却套筒(3)长度的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拖链(7)上均匀分布有至少八根限位杆(8),相临限位杆(8)之间的间距为0.8-1.2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10)位于支撑杆(6)的下方,所述推杆(10)与支撑杆(6)的高度差值小于推杆(10)与支撑杆(6)的水平位移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链(7)卷曲时的竖直高度小于支撑杆(6)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6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制锂电池极片的轧辊
- 下一篇:四辊轧机的轧辊更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