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隧道加热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825.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成九瑞;张江勇;陆平;杨伦磊;郭柏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料装置 微波隧道 集料 加热机 整机 变频电源 车辆空间 加热过程 加热技术 焦化现象 可调整式 冷却系统 冷却装置 离地间隙 隧道腔体 微波能量 维修空间 行走系统 液压系统 整机运输 磁控管 分动箱 加热墙 控制柜 燃油箱 隧道式 同轴式 散热 发电机 驾驶室 无焰 紧贴 沥青 发动机 老化 均衡 吸收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隧道加热机,包括动力及电力总成、集料提料装置、微波隧道加热墙、变频电源箱、控制柜、冷却系统、行走系统、液压系统、机架、燃油箱和驾驶室。采用发动机、分动箱、发电机同轴式动力及电力总成;采用可调整式集料提料装置,既满足整机工作时,集料提料装置需紧贴地面的需求,又满足整机运输时,对整机高度及离地间隙的需求;采用隧道式加热技术,绝大部分的微波能量最终能被介质所吸收并转化为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加热过程无烟无焰,沥青无老化、焦化现象,在有效的车辆空间内,均衡布置多套冷却装置,解决了磁控管散热、隧道腔体维修空间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隧道加热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微波就地加热机,属于道路沥青路面修复施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就地热再生方法是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和装备,将原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形成料堆,过程中添加一定的再生剂/新沥青并补充适当比例的新沥青混合料,然后就地拌合后重新摊铺、压实形成新的路面。其中,料堆提温加热机的性能是制约摊铺温度能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厂家的加热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1)料堆表面烤焦、环境污染。料堆提温加热机多采用燃油/气明火加热、燃气红外线加热或柴油热风循环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不易准确控制,易造成料堆表层沥青的老化和焦化,再生后路面的路用性能下降,且施工过程多伴有大量的有毒蓝烟,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石灰岩沥青料堆提温速率慢、能量利用率低。料堆提温加热机个别采用微波就地加热方式,直接对地面上的料堆进行提温,因微波对石灰岩穿透深度大,造成提温速率仅3℃/min,大部分能量穿透料堆进入下层路面,能量损失严重。
(3)料堆提温过程复杂、热量损失大。因现有料堆提温加热机加热深度为30mm~50mm,故铣刨后的料堆先利用分料装置摊薄,再利用加热源进行加热,最后利用集料装置再次形成料堆,导致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微波隧道加热机。该型微波隧道加热机采用发动机、分动箱、发电机同轴式动力及电力总成;采用可调整式集料提料装置,既满足整机工作时,集料提料装置需紧贴地面的需求,又满足整机运输时,对整机高度及离地间隙的需求;采用磁控管微波隧道加热技术,待加热的散状介质通过集料提料装置进入微波隧道腔体,将电磁能量以波的形式渗透到介质内部,使介质损耗而发热,因采用隧道式加热技术,绝大部分的微波能量最终能被介质所吸收并转化为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加热过程无烟无焰,沥青无老化、焦化现象,解决了传统红外和热风加热方式易烤焦沥青路面导致环境污染和路用性能下降、传统开放式微波加热效率低下的难题;采用独特的交错磁控管布置方式,使微波能在横向分布更均匀,解决了介质温度一致性的难题;采用并联式冷却系统,在有效的车辆空间内,均衡布置多套冷却装置,解决了磁控管散热、隧道腔体维修空间的需求;采用可折叠式保温板,既满足整机工作时,避免地面温度快速散失,又满足整机运输时,保温板折叠收回或快速拆卸的需求。
一种微波隧道加热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动力及电力总成(1)、可调整的集料提料装置(2)、微波隧道加热墙(3)、变频电源箱(4)、控制柜(5)、冷却系统(6)、行走系统(7)、液压系统(8)、机架(9)、燃油箱(10)、驾驶棚(11);
所述的行走系统(7)上部承接机架(9),动力及电力总成(1)位于机架(9)前部的其中一侧,驾驶棚(11)布置于机架(9)前部另一侧的动力及电力总成(1)旁,集料提料装置(2)布置于前轴前面,微波隧道加热墙(3)居中布置于机架(9)上方,变频电源箱(4)与控制柜(5)布置于微波隧道加热墙(3)上方,冷却系统(6)与燃油箱(10)布置于微波隧道加热墙(3)的另一侧面,液压系统(8)的液压油箱(8-1)布置于微波隧道加热墙(3)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