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6443.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风英;赵林;邢源;崔巍;葛耀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F7/02;F03D9/45;F03D9/11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塔 改善装置 行车环境 有效地 风能转换 吸气结构 减速板 尾流 风速 保障行车安全 结构阻力 桥梁主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该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包括用于降低风速并将风能转换成电能的减速板结构和用于改善桥塔尾流的吸气结构。该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通过减速板有效地降低风速并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有效地降低桥梁主体结构阻力系数;通过吸气结构改善桥塔尾流,有效地保障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悬索桥或斜拉桥的桥梁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跨河、江、湖和海洋以及峡谷工程的推进,特大跨度的悬索桥、斜拉桥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应用也越来越广。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桥塔尺寸也越来越大,桥塔宽度达到十几米。当风速较高时,行车通过桥塔区域,由于桥塔绕流两侧风速较高,桥塔背风侧风载因为屏蔽而流速很小,所以整个桥塔区域风压变化较大,行车容易出现颠簸或侧翻,非常不安全。每年我国都有行车侧翻案例发生。我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也对桥面行车风速值提出限制,当超过限制值时,需要对于行车安全性考虑。
为了保证桥面行车安全,现有技术的做法是设置风障,但是,设置风障的同时也增大了桥梁主体结构的风阻系数。现有技术中设置风障的做法,不仅不能很好解决桥塔区域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对于大跨度桥梁,这种方式还会导致桥梁投资成本增加。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设置风障无法很好地保障行车安全以及提高桥梁主体结构风阻系数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主动应对不同风场对行车造成的安全问题以及降低桥梁主体结构风阻系数的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设置风障无法很好地保障行车安全以及提高桥梁主体结构风阻系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主动应对不同风场对行车造成的安全问题以及降低桥梁主体结构风阻系数的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该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通过减速板有效地降低风速并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有效地降低桥梁主体结构阻力系数。进一步地,该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通过吸气结构改善桥塔尾流,有效地保障行车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塔区行车环境改善装置包括:减速板结构,用于降低风速并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吸气结构,用于改善桥塔尾流;所述减速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桥面上的栏杆立柱,设置于所述两个栏杆立柱之间的栏杆横肋,设置于所述栏杆横肋上的多个风机,与风机连接的发电输电线,与所述发电输电线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吸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桥塔背风侧转角的多个吸气孔,动力吸气机,所述动力吸气机与所述多个吸气孔之间通过传输管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动力吸气机电联接,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动力吸气机供给电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板结构包括多个栏杆横肋,每个栏杆横肋上有多个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吸气孔为分布式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气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桥面上的风速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桥塔背风侧风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电输电线设置于所述栏杆立柱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桥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风机的叶片个数可以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风机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各个风机与桥塔之间的距离而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善装置包括多个减速板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