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及飞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6184.7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泽;曹镜;李艺达;廖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昊泽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矢量 飞行器 动力模块 多模态 飞行系统 机身 两组 航空航天技术 动力矢量 飞行姿态 机身连接 一前一后 飞行 申请 配合 | ||
1.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前、后部分别与全矢量动力模块连接;
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设置有两组,一前一后分别与所述机身连接,分别用于为所述飞行器提供前、后动力矢量,前、后两组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相互配合,实现所述飞行器的多模态飞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包括机座组件、舵舱组件以及夹耳组件;
所述机座组件的连接端与所述舵舱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机座组件可绕所述舵舱组件转动,转动轴指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用于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的动力输出;
所述舵舱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机座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耳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舵舱组件可绕所述机座组件转动,转动轴指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用于控制所述机座组件的动力输出方向;
所述夹耳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舵舱组件转动连接,用于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与所述机身的连接;
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组件包括整流罩、整流罩底座、无刷电机、二级舵机摇臂、电机座、二级轴塞、双向螺旋桨;
所述整流罩底座设置于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整流罩底座上套接有所述整流罩,所述整流罩底座与整流罩之间设置有双向螺旋桨;
所述无刷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座上,用于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的动力输出;
所述二级舵机摇臂和二级轴塞设置于所述机座组件与所述舵舱组件的连接端,用于所述机座组件与所述舵舱组件的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舵舱组件包括:舵舱、一级舵机、二级舵机和舵舱盖;
所述舵舱内设置有所述一级舵机和二级舵机,且所述一级舵机和二级舵机的输出轴呈空间正交布置,所述一级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夹耳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二级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机座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舵舱盖设置于所述舵舱上,用于所述一级舵机和二级舵机的保护及定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耳组件包括:上保形片、夹耳、下保形片、一级舵机摇臂和一级轴塞;
所述上保形片通过上销轴与所述夹耳连接,用于所述舵舱组件转动时保持所述舵舱组件与所述夹耳组接处曲面的连续,所述上保形片内置有弹片,使得所述上保形片有向内闭合的弹力,所述上销轴穿过所述夹耳和所述上保形片的预留孔;
所述下保形片通过下销轴与所述夹耳连接,用于所述舵舱转动时保持所述舵舱组件与所述夹耳连接处曲面的连续,所述上保形片内置有弹片,使得所述上保形片有向内闭合的弹力,所述上销轴穿过所述夹耳和所述上保形片的预留孔;
所述夹耳与所述机身的连接端并排设置左加强碳片和右加强碳片,用于所述夹耳组件与所述机身的连接,加强碳片与所述夹耳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隔框;
所述一级舵机摇臂和一级轴塞设置于所述夹耳组件与所述舵舱组件的连接端,用于所述夹耳组件与所述舵舱组件的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全矢量多模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呈纺锤圆筒状,中部两侧设有机翼安装座,前、后端分别与所述全矢量动力模块转动连接,内部形成中空的机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昊泽,未经李昊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1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梢小翼式组合飞机
- 下一篇:手抛型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