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地刹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5738.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覃盛安;覃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盛安 |
主分类号: | B60T1/14 | 分类号: | B60T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架 触地板 立柱 栓接 汽车底盘 刹车系统 后立柱 前立柱 活节 渐进式增大 螺栓 安全性能 电子系统 脚踩刹车 刹车效果 硬件设施 活节栓 刹车皮 伸长 点刹 止动 交通事故 设防 行驶 响应 公路 应用 | ||
所述触地刹车系统,包括触地板、立柱、伸缩架以及控制伸缩架动作的控制机构,其中立柱至少由一根前立柱和一根后立柱组成,前立柱略长于后立柱,立柱两端为活节,一端通过螺栓栓接在汽车底盘上,另一端栓接在触地板上,触地板中心靠后栓接伸缩架前端活节,伸缩架后端活节栓接到汽车底盘的近尾部,脚踩刹车时,控制机构控制伸缩架伸长,推动触地板从后向前渐进式增大接触路面,响应驾驶员想要的点刹或止动的刹车效果,这种基于电子系统与硬件的基础设防,安全性能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应用到基于公路行驶的车辆,有效降低高速路上因刹车皮焦硬等硬件设施引发的交通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地刹车系统,特别适用于公路车。
背景技术
车辆的几大必备系统中,刹车制动系统是车辆行驶安全的重中之重。目前在车辆制动装置设计上,基本沿用碟刹、鼓刹、抱刹等利用刹皮夹压制动环片等机械装置,最终对车轮的止动而达到整车依靠车轮停止,在高速运行的车辆,一是因车轮的制动盘或制动环与刹车皮之间的接触面较小,极易导致刹车过程中刹车皮焦硬,致使刹车打滑;二是即使刹住车轮不转,但因为整车的重量与车轮触地面积小,导致刹车后因惯性因素致使车辆向前滑动的距离较长;三是因为急刹车时,全部车轮突然制动,致使高速状态下急刹车产生的合力导致车辆尾部上扬,较易前翻或侧翻。所以,在这生活节奏加快、私家车越来越多,尤其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的背景下,解决上述刹车给出行的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迫在眉睫,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社群关系的稳定均会带来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刹车系统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地刹车系统,亦即在车辆底盘下加装可以与路面接触的板,车行走时贴通过伸缩架收回贴附在车底盘下,刹车时,通过踩刹车控制汽车底盘下的触地板,从后向前逐渐加大与路面接触的面积,触地板全部触地后,仍然没有松刹,伸缩架将继续伸展,直到前后车轮不同程度被抬高离地。这样,一方面减少车轮与地面在刹车过程中的接触,防止踩下刹车时,动车没有被切断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克服高速运动中产生的向前上方的斜拉力,从而达到快速稳定的止动效果。所述触地刹车系统,包括触地板、立柱、伸缩架以及控制伸缩架动作的控制机构。当车辆正常运行时,控制机构处于伺服状态,伸缩架收缩回位,立柱带着触地板贴附到汽车底。当踩下刹车时,控制机构启动,促使伸缩架伸长,推动触地板从后向前逐渐增大触地面,直到整车制动停稳,前后车轮均离地,且前轮离地比后轮较高,车身与路面成5~45度之间的夹角,充分确保汽车驾乘人员在汽车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触地刹车系统,包括触地板、立柱、伸缩架以及控制伸缩架动作的控制机构。触地板通过立柱连接汽车底盘,其中立柱至少由一根前立柱和一根后立柱组成,前立柱略长于后立柱,立柱两端为活节,一端通过螺栓栓接在汽车底盘上,另一端栓接在触地板上。触地板中心靠后栓接伸缩架前端活节,伸缩架后端活节栓接到汽车底盘的近尾部。脚踩刹车时,控制机构控制伸缩架伸长,推动触地板从后向前接触路面,响应驾驶员想要的点刹或止动的刹车效果。点刹时,触地板通过伸缩架响应刹车触地减速。急刹车时,踩满刹车,触地板伺服响应,从后向前迅速全面触地,同时迅速随运动力学的合力结构特点改变路面与车身的角度,以克服汽车在高速运动中产生的向前上方的斜拉力,使车内驾乘人员更加安全舒适,且汽车尾部不会因急刹上扬而掀翻汽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推出一种崭新刹车制动技术理念,在安全方面,基于电子系统与硬件的基础设防,安全性能高;在生产方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应用方面,可应用基于公路行驶的所有车辆,可有效降低高速路上因刹车皮焦硬等硬件设施引发的交通事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盛安,未经覃盛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