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4997.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梁伟;蒋锡华;何炳;刘建中;崔德运;贺程程;王兵钦;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8 | 分类号: | C03B37/018;C03B37/014;C03B37/025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陈瑞泷;马刚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损耗 光纤 预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利用VAD工艺制备光纤芯棒,所述光纤芯棒内到外依次是芯层和内包层,光纤芯棒的直径b与芯层直径a的比值b/a为3.5-4.5;VAD工艺制备光纤芯棒的步骤为:首先用轴向气相沉积法沉积粉末芯棒;然后在烧结炉中对粉末芯棒进行脱羟处理,脱羟时粉末芯棒从上往下移动,烧结炉内通入Cl2气和He气,脱羟温度为900~1100℃;其次在烧结炉中对粉末芯棒进行氟掺杂处理,粉末芯棒从上往下移动,烧结炉内通入含氟气体和He气,烧结炉温度为1100~1500℃;最后在烧结炉中对粉末芯棒进行玻璃化处理,粉末芯棒从上往下移动,玻璃化过程烧结炉内只通入He气,玻璃化温度为1400~1600℃;
利用OVD工艺在光纤芯棒外部沉积阻挡层疏松体,然后进行烧结处理,得到合成芯棒,所述合成芯棒的直径c与光纤芯棒的直径b差(c-b)与芯层直径a的比值(c-b)/a为2.1-3.5;其中:所述OVD工艺通过沉积喷灯的甲烷焰将阻挡层疏松体表面温度提高到900~950℃,使阻挡层疏松体的密度大于0.8g/cm3;所述烧结处理是将合成芯棒以2~5mm/min的移动速率先后经烧结炉的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进行烧结,每个温区内通入Cl2和He的混合气体,第一温区的温度为800-1100℃,第二温区的温度为1200-1400℃,第三温区的温度为1500-1600℃;
利用RIC工艺将合成芯棒与连熔套管组合成大尺寸低损耗光纤预制棒,所述光纤预制棒的有效直径d与合成芯棒直径c的比值d/c为1.8-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VD工艺中使用沉积喷灯的氧气流量为15~25L/min,甲烷流量为30~40L/min;所述烧结处理使用的Cl2气流量在500~1000mL/min,He气流量在20~50L/min,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的Cl2和He流量均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羟时粉末芯棒以7~10mm/min的移动速率从上往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结炉中对粉末芯棒进行氟掺杂处理时,粉末芯棒以8~10mm/min的移动速度从上往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结炉中对粉末芯棒进行玻璃化处理时,粉末芯棒以3~6mm/min的移动速率从上往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羟时的Cl2气流量为900~1100mL/min,He气流量为15~25L/min;所述的含氟气体为SiF4、CF4、SF6、C2F6、C3F8、C2F2Cl2、SOF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通入的含氟气体的流量和He气流量的比值为3:1~5:1,其中He气流量为20~40L/min;所述的粉末芯棒玻璃化时的He气流量为30-50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尺寸低损耗的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RIC工艺步骤为:将合成芯棒表面用摩尔比为1:0.5-1.5:0.5-1.5的氢氟酸、硝酸、盐酸的混合酸腐蚀,腐蚀深度计不小于0.6mm,然后将腐蚀后的合成芯棒清洗干燥,将合成芯棒插入连熔套管中,组合成大尺寸低损耗光纤预制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9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