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4781.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江;高超;蒋元广;任钢;范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越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踏板 纯电动汽车 整车控制器 防误踩 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车速传感器 雷达传感器 前方障碍物 系统稳定性 障碍物信息 安全行车 车速信息 处理系统 距离信息 实时记录 行驶状态 传感器 车距 开度 求导 车速 交通事故 指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车前障碍物信息通过CAN网络传送到信号分析处理系统中,处理系统做出判断并最终通过CAN网络到整车控制器内,由整车控制器发出最终指令;采用雷达传感器收集前方障碍物与本车的距离信息,同时车速传感器收集车速信息,整车控制器实时记录加速踏板的开度和时间,通过求导得到加速踏板的变化速率且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保护系统会预先设定车距,车速和加速踏板的变化速率三个参数的阈值作为安全行车临界值。本发明的优越效果是具有很高的判别精确度,系统稳定性强,不增加多余的成本,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保护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据NISSAN公司报道,日本每年约有7000起事故是驾驶员欲踩刹车却误踩油门所致。据统计,单纯因误踩油门造成的事故就占总事故比例的12.6%。
公开号为CN208216689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凸点、推杆、制动主缸、辅助活塞、主活塞、储罐、弹簧、油管、制动轮缸、轮缸活塞、回位弹簧、制动蹄、摩擦片、支承销、制动底板、冷却除尘单元、冷却腔、除尘器和制动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通过油管连接,且制动轮缸的内部设置有轮缸活塞,制动液通过油管流到制动轮缸上,使得轮缸活塞在制动液的作用下,向制动蹄移动,使得装置可以快速的完成制动,摩擦片设置在制动蹄的外圆面,且摩擦片设置在制动鼓的内圆面,制动蹄推动摩擦片向制动鼓移动.
公开号为CN10895343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汽车用刹车盘使用寿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易于散热的汽车用刹车盘来作为汽车刹车系统的刹车部件,在制作汽车用刹车盘时,将汽车用刹车盘内多个回流槽之间导通,使冷却液在多个回流槽之间来回流动;在环形凹槽中放置金属钢球,使汽车用刹车盘在转动时,使金属钢球跟随转动,金属钢球转动可提高冷却液的流速;对汽车用刹车盘进行打磨,对汽车用刹车盘进行抛光,抛光过后,除去汽车用刹车盘表面油污;本发明通过以各种方式使汽车用刹车盘易于散热以及对刹车盘进行特殊的打磨和抛光处理。
综上所述,造成误踩油门的原因。汽车设计上采用同一只脚控制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当驾驶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如前方突然有障碍物出现,往往导致驾驶员甚至是老驾驶员精神瞬间高度紧张,容易在慌乱中将油门当成刹车急速踩下,导致车辆非但不会停止,反而迅猛提速,从而造成相当严重的事故。随着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快的发展,开发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防误踩系统显得越发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纯电动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保护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雷达测距传感器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的条件下,当油门踏板的踏板开度的变化速率K,车距i低于阈值,车速v超出阈值,则系统判断为误踩油门并快速响应,信号分析处理系统通过CAN网络发送信号到整车控制器中,整车控制器发出信号使电机转为输出相反的扭矩以达到降低车速紧急制动的目的;所述车速v含相对速度;
步骤2.1、K>K0,则系统判断驾驶员为正常加速,不执行命令;
步骤2.2、K≤K0,且v≤v0,当i﹥i0,判断驾驶员意图为紧急提速而急踩油门,不执行命令;
步骤2.3、K≤K0,且v﹥v0,当i≤i0,判断为驾驶员误踩油门,系统执行命令,车辆停止供油并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越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越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的电源系统
- 下一篇:轨道交通车辆及其故障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