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2918.4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齐世金;杨通高;李君;郭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3/334 | 分类号: | G21C3/334;G21C3/3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4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f3 改进型 燃料 组件 骨架 组装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首先安装定位上端部格架、3个跨间搅混格架和6个结构搅混格架,下端部格架和下管座不安装,从骨架下方插入仪表管,再将20支导向管从下管座方向往上端部格架插入,保证20支导向管胀包位于第一层结构搅混格架和下端部格架之间,此时安装定位下管座;再将仪表管固定在下管座上,再将20支导向管部件贴紧下管座导向管定位孔,并用轴肩螺钉紧固;从而实现改型骨架的制造,解决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公司具有两种成熟的AFA3G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一种组装与焊接方法为
下管座部件、搅混格架、跨间搅混格架、端部格架、导向管部件以及仪表管部件全部组装定位后采用全自动焊机焊接骨架;另一种组装与焊接方法为下管座部件、搅混格架、跨间搅混格架、端部格架组装定位后,仪表管组装定位后采用手工焊机焊接,再完成20支导向管的组装定位后采用手工焊机焊接,最后完成4支角导向管的组装定位后采用手工焊机焊接,最终实现AFA3G骨架制造。
以上两种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均无法实现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制造,原因在于其导向管部件靠近下端间隔分布3处胀接鼓包,每处胀接位置对边尺寸为13.25±0.2mm,大于格架中导向管栅元孔径,无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CF3 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的组装与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从而实现改型骨架的制造,解决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F3改进型燃料组件骨架组装与焊接方法,首先安装定位上端部格架、3个跨间搅混格架和6个结构搅混格架,下端部格架和下管座不安装,从骨架下方插入仪表管,再将20支导向管从下管座方向往上端部格架插入,保证20支导向管胀包位于第一层结构搅混格架和下端部格架之间,此时安装定位下管座;再将仪表管固定在下管座上,再将20支导向管部件贴紧下管座导向管定位孔,并用轴肩螺钉紧固;
按从下往上的顺序,从第一层搅混格架开始逐层焊接仪表管,再按从下往上的顺序,从第一层搅浑格架开始逐层焊接20支导向管;焊接完后拆掉下管座,从骨架下方依次插入4支角导向管,安装下端部格架,避免导向管插入格架导向管栅元,导向管胀包的干涉;重新安装下管座后,4支角导向管管不能穿过下端部格架定位在下管座上,此时需重新将20支导向管部件与下管座固定,进行仪表管与下端部格架的焊接,再进行20支导向管部件与下端部格架的焊接,再将4支角导向管穿过下端部格架与下管座定位,4支角导向管与格架按从下往上的顺序,逐层焊接的焊接;将24支导向管部件与套管胀接在一起,经过最终检查后成为骨架;
格架中相对于仪表管栅元孔对称分布24个栅元为控制棒导向管栅元孔,导向管装配时,每支导向管插入每层格架相应的控制棒导向管栅元孔;
导向管需从骨架下端插入11层格架导向管栅元孔,导向管插入时,应不装配下端部格架和下管座,导向管装配到位后,最后安装下管座与下端部格架;
4支角导向管应最后插入;
除开4支角导向管外的20支导向管与上端部格架、3个跨间搅混格架、6 个结构搅混格架焊接后,装入4支角导向管,再安装下管座与下端部格架;
将20支导向管穿过下端部格架,通过轴肩螺钉将导向管与下管座贴紧,为便于20支导向管与下端部格架焊接,4支角导向管应往骨架上管座方向移动,避开对20支导向管与下端部格架焊接的妨碍;
4个角导向管端塞端面应至少移动到下端部格架条带内,保证下端部格架下端面与下管座上端面之间没有角导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