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耐高温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1610.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36 | 分类号: | C04B33/36;C04B33/13;C04B3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陶瓷 制备 抗热冲击能力 高岭土 热膨胀系数 无碳硅晶须 二硼化钛 热稳定性 陶瓷纤维 氧化锆 重量份 锂辉石 矾土 | ||
1.一种可耐高温的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高岭土40~60份、二硼化钛5~10份、无碳硅晶须8~16份、氧化锆3~10份、陶瓷纤维15~20份、锂辉石10~15份、矾土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高岭土45~55份、二硼化钛7~9份、无碳硅晶须10~14份、氧化锆5~7份、陶瓷纤维16~18份、锂辉石12~14份、矾土8~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高岭土50份、二硼化钛8份、无碳硅晶须12份、氧化锆6份、陶瓷纤维17份、锂辉石12份、矾土9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如上重量份取各原料组分,混合后经粉碎,过筛,除杂,制得粉料;
S2、向所述粉料中加入蒸馏水,常温下超声分散,而后倒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再过筛,制得浆料;
S3、将所述浆料进行压滤,练泥,陈腐,挤压成型制成坯体;
S4、将所述坯体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初成品;
S5、将所述初成品进行烧成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过筛为过200~30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所述粉料总重量3~5倍,球磨过程转速为150~200r/min,球磨时间为5~7h,再过400~500目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压滤至滤饼水分为18~22%;练泥次数为至少两次,练泥真空度为0.094~0.098MPa;陈腐7~14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干燥处理为在100~120℃烘干3~5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烧成处理的烧成温度为1050~11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耐高温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烧成处理具体包括:以15~20℃/min的速率升温至800~900℃,烧结2~4h,然后以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1050~1150℃,烧结5~7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6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陶紫金烧制工艺
- 下一篇:多孔贝壳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