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唇彩瓶体的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0607.4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顾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成杰 |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91/06;C08L1/28;C08K13/02;C08K3/04;C08K3/26;C08K5/521;C08K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31546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腐蚀 有机高分子 共聚丙烯 钛酸酯偶联剂 唇彩瓶 碳酸钙粉体 乙炔炭黑 混合物 制备 制备方法技术 重量百分比 单烷氧基 基钛酸酯 焦磷酸酯 纤维素类 粘合剂 抗低温 辛氧基 植物酸 重量份 钛酸酯 白油 色粉 石化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唇彩瓶体的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组分:共聚丙烯80‑120份;乙炔炭黑10‑50份;碳酸钙粉体1‑20份;钛酸酯偶联剂1‑5份;纤维素类粘合剂1‑5份;白油1‑5份;色粉1‑5份;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钛酸酯A与和植物酸型单烷氧基类钛酸酯B的混合物,其中A和B的混合物中A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共聚丙烯所述共聚丙烯为燕山石化K8003/K8303共聚丙烯,乙炔炭黑的粒度为20‑100目,本发明涉及PP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该用于唇彩瓶体的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及制备方法,使这种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通过钛酸酯偶联剂增加其抗腐蚀性,碳酸钙粉体可以使耐腐蚀PP材料提高了抗低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P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唇彩瓶体的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很好,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它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和氯化烃等能使聚丙烯软化和溶胀,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聚丙烯适合制作各种化工管道和配件,聚丙烯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其制品在常温下可弯折106次而不损坏。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规整度高,所以抗冲击强度较差。聚丙烯最突出的性能就是抗弯曲疲劳性,俗称百折胶。
有机高分子耐腐蚀材料温度和加载速率对聚丙烯的韧性影响很大,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时,冲击破坏呈韧性断裂,低于玻璃化温度呈脆性断裂,且冲击强度值大幅度下降,现有的有机高分子PP材料在低温下耐腐蚀性不强,使用时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唇彩瓶体的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及制备方法,解决了有机高分子耐腐蚀材料温度和加载速率对聚丙烯的韧性影响很大,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时,冲击破坏呈韧性断裂,低于玻璃化温度呈脆性断裂,且冲击强度值大幅度下降,现有的有机高分子PP材料在低温下耐腐蚀性不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唇彩瓶体的有机高分子耐腐蚀PP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组分:
共聚丙烯80-120份;
乙炔炭黑10-50份;
碳酸钙粉体1-20份;
钛酸酯偶联剂1-5份;
纤维素类粘合剂1-5份;
白油1-5份;
色粉1-5份;
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钛酸酯A与和植物酸型单烷氧基类钛酸酯B的混合物,其中A和B的混合物中A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优选的,所述共聚丙烯所述共聚丙烯为燕山石化K8003/K8303共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乙炔炭黑的粒度为20-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成杰,未经邵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