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非晶压力制带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0225.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方;张建宏;王继英;王珊珊;周国达;孟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同创真空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包 自动化 真空熔炼炉 包体 平移机构 倾转机构 制带装置 控制器 非晶 自动调整压力 非晶制带机 自动卷取机 非晶带材 非晶制带 控制连接 人为因素 生产效率 合金液 浇注口 带材 卷取 倾转 容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非晶压力制带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真空熔炼炉、位于所述真空熔炼炉下方的自动化压力保温包、位于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下方的非晶制带机、用于吸取并卷取带材的非晶带材自动卷取机和控制器;所述真空熔炼炉的浇注口与自动化压力保温包的入口对应设置;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包括用于容置合金液的包体、用于使所述包体倾转的倾转机构和用于使所述包体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倾转机构以及所述平移机构控制连接。本发明通过自动调整压力保温包的位置和姿态,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非晶制带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晶制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非晶压力制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非晶制带行业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重力制带机到目前的压力制带机,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步,成套设备依然没有实现非晶带材生产整个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在压力包包内气压以及包内合金液温度的测控、制带机与压力包合金液喷嘴相对位置的测量与调控,制带与带材卷取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控制都没有实现自动化。在非晶带材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对整个带材生产流程造成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非晶压力制带装置及方法,通过自动调整压力保温包的位置和姿态,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非晶制带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非晶压力制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真空熔炼炉、位于所述真空熔炼炉下方的自动化压力保温包、位于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下方的非晶制带机、用于吸取并卷取带材的非晶带材自动卷取机和控制器;所述真空熔炼炉的浇注口与自动化压力保温包的入口对应设置;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包括用于容置合金液的包体、用于使所述包体倾转的倾转机构和用于使所述包体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倾转机构以及所述平移机构控制连接。
可选的,所述倾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包体上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和所述第四升降机构以所述包体的底面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相邻两个升降机构与所述对称中心连线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和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均包括滑轨、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且与所述包体固定连接的滑动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件滑动的伺服电机。
可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包体以及所述倾转机构的车体、支架、沿制带机水冷辊轴向设置的第一滑轨和沿制带机水冷辊径向设置的第二滑轨以及第三滑轨,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所述车体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三滑块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用于驱动滑块滑动的各伺服电机控制连接。
可选的,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还包括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供气管路和电气比例伺服阀;所述电气比例伺服阀设置在所述供气管路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气比例伺服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包体的压力值,将所述压力值传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气比例伺服阀对所述包体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还包括测温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测温系统安装在所述自动化压力保温包的密封盖上;所述测温系统将采集的所述包体内腔中所述合金液温度传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曲线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对所述包体内腔中所述合金液温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非晶带材自动卷取机包括:为吸取带材提供吸力的负压系统和用于吸取并卷取带材的吸送卷取车,所述吸送卷取车在带材的传送方向移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吸送卷取车控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同创真空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锦州同创真空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nAlV永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保温炉非晶薄带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