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薄壁结构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7126.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林波;谢玉庭;郑贤良;杨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10;B21D28/34;B21D39/00;B21D43/2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33228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迎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17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件 模具 薄壁结构件 预成型件 定位孔 加工件 压孔 油压机 套筒 制备 材料流动 成型工艺 成形介质 冲孔模具 定位准确 工艺加工 基本形状 激光切割 压型模具 整体工艺 内压力 管材 冲孔 翻孔 放入 内孔 弯度 弯管 压型 填充 合金 汽车 加工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薄壁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对待加工件采用管材用弯管工艺加工形成过渡件;(2)将过渡件放入油压机,利用压型模具得到预成型件;(3)利用水作为成形介质,通过控制内压力和材料流动对预成型件进行加工,获得产品基本形状和定位孔;(4)根据定位孔利用激光切割,获得产品所需要的铆压孔;(5)通过模具对待加工件的铆压孔翻内孔;(6)利用油压机、定位孔将套筒定位于铆压孔并通过模具铆压连接。采用形成过渡件、预成型件的方式首先得到具有一定弯度的过渡件,再配合冲孔模具、翻孔模具、铆压模具等进行冲孔和铆压套筒,整体工艺无需对加工件进行合金填充,压制成型率高无需多道工序压型,因此本发明的薄壁结构件成型工艺便捷、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制备,尤其是涉及汽车薄壁结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结构件在车身机构中应用广泛,例如地板横梁、防撞梁等,薄壁结构件多是通过薄钢板经冲压、翻边、焊接等过程形成。而当薄壁结构件具有弯度时,对于弯度的加工现有的成型工艺中需要在管材内部填充合金,然后采用多道工序压制成型。其加工工时长,操作繁琐,零件的外观质量差,并且弯曲部分的内侧往往有局部起皱,产品返工率较高,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缩短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的薄壁结构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薄壁结构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对待加工件采用管材用弯管工艺加工形成过渡件;
(2)将过渡件放入油压机,利用压型模具得到预成型件;
(3)利用水作为成形介质,通过控制内压力和材料流动对预成型件进行加工,获得产品基本形状和定位孔;
(4)根据定位孔利用激光切割,获得产品所需要的铆压孔;
(5)通过模具实现待加工件的铆压孔翻内孔;
(6)利用油压机、定位孔将套筒定位于铆压孔并通过模具铆压连接。
其中,步骤(3)中冲孔用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待加工件固定于上模和下模之间,还包括冲出定位孔的冲头,冲头由油缸I驱动;
步骤(5)中翻内孔的模具包括配合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待加工件通过压料板固定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包括多个相互配合的翻孔冲头和翻孔凹模,翻孔凹模可由气缸I驱动脱离待加工件;
步骤(6)中铆压连接用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压套筒上冲头和压套筒下冲头,待加工件通过定位块固定于模具中;还包括固定套筒的定位板,定位板由气缸II驱动至铆压处。
进一步地,上述冲孔用模具还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上模通过垫脚连接,下模板与下模通过垫脚连接,模具两侧设有堵头,用以进一步固定待加工件。
进一步地,冲头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对应地油缸I对称设置以分别驱动冲头。
进一步地,翻孔冲头为对称设置的两组,翻孔凹模、气缸I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压套筒上冲头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压套筒下冲头对应设置,且压套筒下冲头由油缸II驱动。
进一步地,步骤(2)中压型用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下模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待加工件固定于上模组与下模组之间,上模组固定于上模块,下模组固定于下模块。
进一步地,步骤(4)中采用激光进行定位孔切割,激光定位切割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GR壳体口部翻孔成型工艺
- 下一篇:空调压缩机上盖装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