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模组、防抖组件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3025.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郭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模组 组件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模组、防抖组件及终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该摄像模组包括:沿成像光束传输方向依次排列的光学折叠元件、镜组和图像传感器;光学折叠元件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的光路折叠并传递至镜组;镜组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传输至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具有图像采集区域,被配置为通过图像采集区域采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摄像模组还包括:前端防抖组件和后端防抖组件,前端防抖组件与光学折叠元件和镜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后端防抖组件与图像传感器连接,前端防抖组件被配置为对成像光束进行第一抖动补偿,后端防抖组件被配置为对成像光束进行第二抖动补偿。本申请能够解决成像光束的抖动补偿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模组、防抖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远距离和微距离拍摄需求的增加,摄像模组的变焦倍率越来越大,由于大倍率变焦所需光路的有效焦距较长,也即是需要长焦光路,该长焦光路会导致在拍摄时,即使是轻微的抖动,也会使摄像模组的成像光束产生较大的抖动。因此,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尤为重要。
目前,摄像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光学折叠元件、致动结构、惯性元件、镜组(也即是镜片模组)和图像传感器。该光学折叠元件包括反射镜(mirror)或棱镜(prism)等,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长焦光路,具有长焦光路的摄像模组也称潜望式摄像模组。在该摄像模组中,将该光学折叠元件与致动结构连接,当惯性元件检测到抖动时,在致动结构的带动下,该光学折叠元件可以进行偏转和/或倾斜运动,从而对成像光束进行抖动补偿,也即是对抖动所产生的位移(直线位移和/或角度位移)进行补偿,前述补偿过程被称为光学图像稳定(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过程,相应的致动结构可以称为光学图像稳定(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马达。
但是,由于在致动结构的带动下,光学折叠元件的运动精度有限,导致最终对成像光束的抖动补偿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防抖组件及终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成像光束的抖动补偿精度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
沿成像光束传输方向依次排列的光学折叠元件、镜组和图像传感器。该光学折叠元件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的光路折叠并传递至镜组;该镜组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传输至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具有图像采集区域,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通过图像采集区域采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
摄像模组还包括:前端防抖组件和后端防抖组件,前端防抖组件与光学折叠元件和镜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后端防抖组件与图像传感器连接,前端防抖组件被配置为对成像光束进行第一抖动补偿,后端防抖组件被配置为对成像光束进行第二抖动补偿。
由于前端防抖组件和后端防抖组件可以对成像光束分别进行第一抖动补偿和第二抖动补偿,通过第一抖动补偿和第二抖动补偿的相互配合,相较于传统的只进行一次抖动补偿的情况,提高了最终对成像光束的抖动补偿精度。
可选的,后端防抖组件包括:图像传感器致动结构和第一抖动检测结构,图像传感器致动结构与图像传感器固定连接。
其中,该第一抖动检测结构具有感光区域,第一抖动检测结构设置在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区域周围,第一抖动检测结构被配置为通过感光区域采集接收到的成像光束,检测感光区域所采集的成像光束是否产生抖动,第一抖动检测结构的帧率大于图像传感器的帧率。
由于第一抖动检测结构具有感光区域,图像传感器具有图像采集区域,因此两者均为图像采集器件,而图像采集器件的帧率越高,其采集图像的速度越快,其中,第一抖动检测结构的采集图像的速度应该大于图像传感器的采集图像的速度,这样使得第一抖动检测结构可以先于该图像传感器在感光区域进行图像采集,以实现对图像传感器所采集的成像光束进行相应的抖动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