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9270.7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里·皮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B60H1/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旋转 电机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对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10)具备空调用制冷循环装置(100)和旋转电机冷却机构(200)。空调用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10);散热器(120);第一膨胀阀(130);第一蒸发器(140);以及分支流路(160),其将设置于散热器(120)与第一膨胀阀(130)之间的上游侧流路(151)和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40)与压缩机(110)之间的下游侧流路(152)进行连接。旋转电机冷却机构(200)设置于分支流路(160)且从上游侧依次具有第二膨胀阀(210)和第二蒸发器(220),在车辆用旋转电机(1)上配置有第二蒸发器(2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为了提高搭载于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机动车)及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机动车)上的马达的冷却效率,已知有利用车内空调用制冷循环对马达冷却用的冷却水和油进行冷却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0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5745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在马达冷却水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损失较大。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通过使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液化制冷剂而对马达冷却油进行冷却,因此无法利用低压侧的汽化潜热来有效地对马达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对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系统,其具备:
空调用制冷循环装置,其具备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使被压缩的制冷剂冷凝的散热器、使被冷凝的制冷剂膨胀的第一膨胀阀、及使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的第一蒸发器;以及
旋转电机冷却机构,其对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冷却,其中,
所述空调用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分支流路,所述分支流路将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膨胀阀之间的上游侧流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下游侧流路进行连接,
所述旋转电机冷却机构从上游侧依次具有第二膨胀阀和第二蒸发器,
所述旋转电机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分支流路,
在所述车辆用旋转电机上配置有所述第二蒸发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旋转电机冷却机构配置于从空调用制冷循环装置分支的分支流路,因此能够利用空调用制冷循环装置对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冷却。另外,对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冷却的第二蒸发器设置于第二膨胀阀的下游侧,因此能够使用低压侧气化制冷剂有效地对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所具备的第二蒸发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二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在图2及图3所示的第二蒸发器内流动的制冷剂与线圈端部之间产生的热交换的剖视图。
图5是例示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的动作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系统所具备的第二蒸发器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冷却系统所具备的第二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9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动力切换方法
- 下一篇:车辆冷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