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78918.9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军;张泽裕;王澎;王向军;高君;郑建设;朱林林;杨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7/24 | 分类号: | F02B37/24;F01D17/16;F01D2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和车辆,其中涡轮增压器包括:涡壳、进气口、VGT组件和缓流间隙。涡壳具有安装空间,涡壳还具有竖壁和横壁;进气口设置在涡壳上;VGT组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VGT组件将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与进气口连通,第二空间内设置有涡轮;缓流间隙形成在涡壳与VGT组件之间,且缓流间隙的进气端与第一空间连通,缓流间隙的出气端与第二空间连通。该涡轮增压器可将进入其内的所有废气均作用在涡轮上,对涡轮进行做功,可有效避免浪费能源,并且可有效增加涡轮增压器的效率,以提升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机型中VGT与涡壳配合安装后,从VGT与涡壳之间泄露的废气不再经过涡轮做功而是直接从涡壳的排气口排出,进而降低了增压器的效率及性能,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涡轮增压器,该涡轮增压器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涡壳,所述涡壳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涡壳还具有竖壁和横壁;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涡壳上;VGT组件,所述VGT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VGT组件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涡轮;缓流间隙,所述缓流间隙形成在所述涡壳与所述VGT组件之间,且所述缓流间隙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缓流间隙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VGT组件包括:后盖,所述缓流间隙形成在所述后盖与所述涡壳之间,所述后盖的端壁与所述竖壁之间形成为所述缓流间隙的第一通道,所述进气端形成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为0.2-0.4mm;所述竖壁与横壁之间连接有向远离所述后盖方向弯曲的缓冲圆弧壁,所述缓冲圆弧壁所在圆的半径为大于等于0.5mm。
进一步,所述缓流间隙还包括: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所述横壁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后盖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安装槽之间。
进一步,所述后盖的侧壁与所述横壁之间的距离为0.4-0.6mm。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的底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0.4-0.6mm。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的两侧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侧壁之间的距离均为0.04-0.05mm。
进一步,在所述涡壳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密封圈的重叠尺寸小于等于0.4mm。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后盖具有安装法兰,所述后盖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法兰之间具有圆弧过渡壁,所述圆弧过渡壁与所述横壁的末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通道的起始段,所述横壁的远离所述竖壁的一端向所述安装槽的凹陷方向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壁,所述倾斜壁与所述安装法兰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通道的倾斜过渡段,所述倾斜壁的末端向远离所述竖壁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平直板,所述平直板与所述安装法兰的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通道的结束段,所述出气端形成在所述结束段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倾斜过渡段从所述倾斜过渡段与所述起始段连接的一端到所述倾斜过渡段与所述结束段连接的一端宽度逐渐变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该涡轮增压器可将进入其内的所有废气均作用在涡轮上,对涡轮进行做功,可有效避免浪费能源,并且可有效增加涡轮增压器的效率,以提升其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涡轮增压器,该车辆的涡轮增压器的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