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二羟基丙酮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5425.X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荣;芮培欣;谢贤清;郭韬;廖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39 | 分类号: | C07C45/39;B01J23/68;C07C49/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刘力 |
地址: | 33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羟基丙酮 催化剂 高纯氧气 制备工艺 应用前景广阔 甘油水溶液 甘油转化率 高压反应釜 恒温反应 搅拌加热 碳复合 密闭 冰浴 排空 制备 过滤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二羟基丙酮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将甘油水溶液、催化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密闭完全后,室温下用高纯氧气进行排空三次,然后充入1.0MPa高纯氧气,搅拌加热至70‑90℃,恒温反应2‑5h,用冰浴冷却至室温,离心、过滤,反应液进行分离获得1,3‑二羟基丙酮;其中,所述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所述载体为ZnAl‑HTLc/碳复合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Au、Bi、Ce。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甘油转化率和1,3‑二羟基丙酮的选择性,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1,3-二羟基丙酮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1,3-二羟基丙酮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1,3-二羟基丙酮(dihydroxyacetone,简称DHA)是最简单的酮糖,它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和乙醚等有机溶剂。DH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食品、化妆品和水质净化等行业;同时,DHA也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羟醛缩合制取多种手性化合物、还原制备具有光学活性的仲醇、经Diels-Alder加成制备糖类化合物或经进一步反应用于该类加成反应、与卡宾发生插入反应、与2,2-二烷氧基环丙烷衍生物作用制备内酯等。
目前,1,3-二羟基丙酮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和甘油直接催化氧化法制备。微生物发酵法是使用醋酸杆菌将甘油发酵转化生成DHA的方法。由于菌种对生存条件要求苛刻,其在储运过程中易丧失活性;而底物和产物在菌体细胞周围的高浓度积累则会延长发酵周期(300-400小时)并降低产率。因此,微生物发酵法的成本较高。甘油直接催化氧化法是在催化剂和氧化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一步反应将甘油转化为二羟基丙酮的方法。HiroshiKimura等在以Pt/C、Pt-Bi/C和Pt-Bi-Ce/C为催化剂,最高可使70%的甘油发生转化,但DHA的选择性过低(Appl.Catal.,A,1993,96,217-228.)。CN 102432445 A则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氧水选择性氧化甘油制备DHA的方法,但该方法中DHA的选择性仍较低,仅达到24.2~85.7%。Hu等报道了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以Pt-Bi/C催化剂在80℃和酸性条件下获得甘油转化率80%和1,3-二羟基丙酮选择性48%(Ind.Eng.Chem.Res.,2010,49:10876-10882)。专利CN 105439831公开了以ZnO为载体在甘油氧化中也具有较好的仲醇选择性。根据甘油氧化反应特点,高分散性、稳定性好的Au催化剂是决定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这要求催化剂制备过程中Au不发生迁移和团聚。然而,通常ZnO的比表面较低,作为载体时不利于Au的分散。尤其是高负载量下,表面张力作用导致Au烧结和颗粒变大,容易流失且贵金属利用率低。
然而,上述催化剂普遍存在活性组分利用率不高,活性不足,载体成分的稳定性、分散性和比表面积不够好的缺陷,导致1,3-二羟基丙酮的选择性不够好,开发一种活性优异的催化剂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稿产率1,3-二羟基丙酮的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1,3-二羟基丙酮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将甘油水溶液、催化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密闭完全后,室温下用高纯氧气进行排空三次,然后充入1.0MPa高纯氧气,搅拌加热至70-90℃,恒温反应2-5h,用冰浴冷却至室温,离心、过滤,反应液进行分离获得1,3-二羟基丙酮;
其中,所述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所述载体为ZnAl-HTLc/碳复合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Au、Bi、Ce。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与甘油的质量比为1:100-150,所述甘油水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甲氧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同时制备全氟五碳酮和全氟七碳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