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玫瑰紫鹃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9252.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杨雪梅;杨彬;李芬;柴天发;罗屏;王智慧;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6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烘干 茶坯 制备 玫瑰花瓣 沥干 洗净 窨制 人工气候培养箱 苦涩味降低 均匀喷洒 含水率 重量比 新鲜 放入 高浓 起花 香气 备用 玫瑰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瑰紫鹃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新鲜的紫娟红茶制作成为茶坯,均匀喷洒水分,控制茶坯含水率为20%‑35%;(2)选取新鲜的玫瑰花瓣,洗净、沥干后备用;(3)将步骤(2)中洗净、沥干后的玫瑰花瓣和步骤(1)中的紫娟红茶茶坯按重量比为0.7‑0.85:1的比率均匀混合,然后放入温度为28‑32℃,湿度为76‑84%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静置窨制13‑15小时;(4)将窨制好的玫瑰紫娟红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7‑82℃,起花;(5)将步骤(4)所得的紫娟玫瑰红茶按步骤(3)进行复窨;(6)将复窨好的玫瑰紫娟红茶二次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7‑82℃,即制得玫瑰紫鹃红茶成品。该发明制备的玫瑰紫鹃红茶香气高浓持久,汤色浓亮,苦涩味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玫瑰紫鹃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鹃茶树属于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具有“紫茎、紫叶、紫芽”的独特品貌特征。紫鹃茶花青素含量丰富,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的作用。与此同时,紫鹃茶中的紫鹃红茶因为淡紫微红的汤色和独特的清香备受人们推崇。但是,以紫娟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红茶存在涩味较重的问题。
玫瑰花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其具有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软化血管的功效,对于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
而玫瑰花茶则是用鲜玫瑰花和茶叶的芽尖按比例混合,利用窨制而成的茶,早在我国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校的《茶谱》中就有详细记载。其中,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鲜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而茶坯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目前,我国主要以茉莉花窨制绿茶加工为主,栀子花尽管很早就被用来窨制花茶,但只见栀子花用于窨制乌龙茶和绿茶,而且产量不多。使用玫瑰窨制红茶目前在国内尚属于较小茶叶品种,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加工量、上市量均较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也较少。此外,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将玫瑰花和紫鹃红茶进行窨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玫瑰紫鹃红茶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以紫娟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得到的红茶其涩味较重,口感不佳,香气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玫瑰紫鹃红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玫瑰紫鹃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新鲜的紫娟红茶制作成为茶坯,均匀喷洒水分,控制紫娟红茶茶坯含水率为 20%-35%;
(2)选取新鲜的玫瑰花瓣,洗净、沥干后备用;
(3)将步骤(2)中洗净、沥干后的玫瑰花瓣和步骤(1)中的紫娟红茶茶坯按重量比为0.7-0.85:1的比率均匀混合,然后放入温度为28-32℃,湿度为76-84%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静置窨制13-15小时;
(4)将窨制好的玫瑰紫娟红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7-82℃,起花;
(5)将步骤(4)所得的紫娟玫瑰红茶按步骤(3)进行复窨;
(6)将复窨好的玫瑰紫娟红茶二次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7-82℃,即制得玫瑰紫鹃红茶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控制紫娟红茶茶坯含水率为25%-30%。茶坯的含水率控制至关重要,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窨制的红茶香气越来越浓,但当含水率过高时,窨制过程中,由于湿度较大,不利于玫瑰花吐香,吐香量减少,则导致红茶则品质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未经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9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安瓜片桂花茶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钱柳红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