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66722.8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戴冬华;武倩倩;覃家园;刘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尚世浩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双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扭矩 压力 调整 方法 | ||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离合器的扭矩范围分为N段扭矩区域;
S2:获取实际发动机扭矩Tact和实际离合器压力Pact,并将实际发动机扭矩Tact根据扭矩区域进行归类;
S3:当位于某段扭矩区域内的实际发动机扭矩Tact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采样点上限a时,计算该段扭矩区域内的a个实际发动机扭矩Tact的平均值Tavg和对应的实际离合器压力Pact的平均值Pavg;
S4:当达到采样点上限a的扭矩区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扭矩区域阈值g时,计算达到采样点上限a的扭矩区域中各相邻的扭矩区域的发动机扭矩和压力关系曲线的斜率k,并获取平均斜率kavg;
S5:根据平均斜率kavg,计算传递扭矩Tfin=kavg*(Pfin-Z),其中,Pfin为离合器压力,Z为离合器啮合点压力,且Pfin大于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各段扭矩区域为等步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样点上限a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扭矩区域阈值g为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
步骤S01:判断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器内的油温是否达到油温阈值、离合器的从动盘转速和主动盘转速的差值是否达到微滑摩转速范围以及离合器的从动盘转速和主动盘转速的差值在微滑摩范围内的持续时间是否达到微滑摩时间,若均为是,则执行步骤S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温阈值为60℃-100℃,微滑摩转速范围为10rpm至50rpm,微滑摩时间为1000ms。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
S6:判断传递扭矩Tfin=kavg*(Pfin-Z)的值是否在离合器的扭矩阈值范围内,若为是,则以传递扭矩Tfin=kavg*(Pfin-Z)调整离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
S6:判断传递扭矩Tfin=kavg*(Pfin-Z)的值是否在离合器的扭矩阈值范围内,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7;
S7:以传递扭矩Tfin与原始传递扭矩的差值的D倍调整离合器,其中,0≤D<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D为0.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压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后还包括:
S8:清除达到采样点上限a的扭矩区域内的实际发动机扭矩Tact和实际离合器压力Pact,循环执行步骤S2-S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67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