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6074.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3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华;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B63H20/00;B63H20/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吊舱 推进器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模块化设计的推进组件和挂舵体组件组成,推进组件由推进电动机和螺旋桨组件组成,挂舵体组件包括引线过渡罩、挂舵体顶盘、挂舵体前筒和挂舵体前盖板,推进电动机的防水壳体和挂舵体前盖板与挂舵体顶盘之间分别通过排成扇形的多个独立筋板连接。折扇形径向筋板的结构形式采用板材结构,迎水流的截面积与船体筒状结构相比大幅度减小,其水流阻力也大幅度降低。新的吊舱推进器功能结构更独立,水动力性能更优,安装维护更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推进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
背景技术
吊舱推进器单元是一种新型船用推进装置,它实现了全回转舵桨与推进电机的集成。
常规的吊舱推进器单元其挂舵体罩壳结构通常采用整体结构,这种挂舵体支柱结构为了满足和强度和布置电缆、管路的要求,其迎水流的截面积很大(通常挂舵结构迎水流的截面积最大截面积为吊舱电机壳体直径的40~60%),这会造成很大的推力损失,同时也会导致转舵力矩偏大。
发明内容
基于传统的吊舱推进器单元结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来一种新型的吊舱推进器单元,将吊舱推进器的结构按功能性进行了组合式模块化设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由模块化设计的推进组件和挂舵体组件组成,它们组装完毕后,通过吊装形式穿过船体上预留的安装围井,整体装入船体上,挂舵体组件采用了便于制造和加工的组合式模块化的结构型式,满足推进转舵工况能量、信号和力矩传递的同时,最大限度优化了水动力性能(减小水流阻力,避免空化和湍流),推进组件实现推进功能,挂舵体组件实现支撑连接和能量、信号等传输功能,所述的推进组件由推进电动机和螺旋桨组件组成,所述的推进电动机采用防水壳体分别与挂舵体组件在竖直和水平方向都提供支撑的限位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的挂舵体组件包括引线过渡罩、挂舵体顶盘和挂舵体前筒,推进电动机非驱动端的润滑管和供电/信号电缆通过特殊的穿舱密封接头伸出端面并实现端面密封,所述的润滑管和供电/信号电缆穿过挂舵体前筒后通过顶部的分布式管孔组件伸出挂舵体顶盘预留合适长度,便于配接到船体上的对应转舵连接机构,引线过渡罩通过布置的特殊穿舱密封接头实现限位和端面密封,所述挂舵体组件水平向的端头设有挂舵体前盖板,便于固定并定位润滑管和供电/信号电缆时调整位置,挂舵体前盖板设有与挂舵体顶盘连接固定的支撑结构,实现对挂舵体组件的限位和连接,所述的防水壳体和挂舵体前盖板与挂舵体顶盘之间分别通过排成扇形的多个独立筋板连接;挂舵体组件按照功能要求,对其实现功能结构分离设计,新结构的挂舵体组件采用“排管”式三通结构预留通道,为每个电缆和管路独立预留了布置管孔,实现了能量、信号等的传输,通过推进电动机的防水壳体分别与挂舵体前盖板和挂舵体顶盘采用彼此独立的“折扇”形状的模块化组合筋板结构,实现支撑连接的同时,大幅度削减连接结构造成的推力和转舵力矩损失。
所述的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其筋板上根据水动力设计核算要求,设置有方孔结构的横向导流孔,导流孔的开口尺寸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开孔尺寸,以便于减小回转的转舵力矩。
所述的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其防水壳体和挂舵体顶盘之间的筋板与挂舵体前盖板和挂舵体顶盘之间的筋板彼此错位,即在轴线方向采用了“夹心式”安装结构,便于安装的同时,与有助于减小水流对于“排管”结构的冲击。
所述的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其管孔组件由独立的润滑管孔和电缆管孔组成,“排孔”结构用于电缆和管路的贯通连接。排孔中,每个电缆和管路都设置有独立的管孔结构,这种结构布置最大限度减小了贯通电缆和管路的支撑体迎水流的截面积。
所述的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其筋板的长度大于螺旋桨桨叶半径。即挂舵体顶盘、推进电动机防水壳体和挂舵体前盖板形成的 “折扇”结构的环板半径稍大于螺旋桨桨叶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6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单元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船舶的混合动力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