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烧羊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5940.X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白健;邵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张会雪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烧羊肉 香精 色拉油 加香 制备 香气 辛酸 甲基环戊烯醇酮 耐热性 甲硫基丙醛 大茴香油 单体香料 原料制备 丙醇 蒸馏 调味料 甲硫基 糠硫醇 麦芽酚 肉桂油 添加量 孜然油 呋喃酮 姜油 戊酮 稀释 巯基 新鲜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烧羊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该红烧羊肉香精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浓度1%的呋喃酮、浓度1%的麦芽酚、浓度1%的4‑甲基环戊烯醇酮、浓度10%的3‑甲硫基丙醇、浓度10%的3‑甲硫基丙醛、浓度10%的糠硫醇、浓度10%的辛酸、浓度10%的4‑甲基‑4‑巯基‑2‑戊酮、浓度10%的4‑甲基辛酸、孜然油、蒸馏姜油、大茴香油、肉桂油和色拉油,所述浓度指的是单体香料用色拉油稀释的质量浓度。本发明红烧羊肉香精具有浓郁新鲜的红烧羊肉香气、香味醇厚、留香持久。取本发明红烧羊肉香精在调味料等加香食品中进行加香评价,结果发现添加量在0.2%左右,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香气留香稳定性和耐热性都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精,特别涉及一种食品用红烧羊肉油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些方便快捷的熟肉制品。红烧羊肉食品是大家最喜欢的肉制品之一。由于这些产品随着保质期的延长,香气和香味会有一些损失。为了使这些产品中红烧羊肉的香气香味能够在保质期内保持产品的香气香味,这就要求有好的红烧羊肉香精来增香赋味,增加香气稳定性。因此本发明是通过单体香料的调配制得一种适合红烧羊肉食品中使用的红烧羊肉香精,补充食品中的红烧羊肉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气浓郁、香味醇厚、留香持久的调配型红烧羊肉香精,同时解决红烧羊肉香精在食品中的香气留香稳定性和耐热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烧羊肉香精,该红烧羊肉香精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浓度1%的呋喃酮、浓度1%的麦芽酚、浓度1%的4-甲基环戊烯醇酮、浓度10%的3-甲硫基丙醇、浓度10%的3-甲硫基丙醛、浓度10%的糠硫醇、浓度10%的辛酸、浓度10%的4-甲基-4-巯基-2-戊酮、浓度10%的4甲基辛酸、孜然油、蒸馏姜油、大茴香油、肉桂油和色拉油,所述浓度指的是单体香料用色拉油稀释的质量浓度。
优选地,该红烧羊肉香精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
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浓度指的是单体香料用色拉油稀释的质量浓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红烧羊肉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呋喃酮、麦芽酚、4-甲基环戊烯醇酮、3-甲硫基丙醇、3-甲硫基丙醛、糠硫醇、辛酸、4-甲基-4-巯基-2-戊酮、4-甲基辛酸、孜然油、蒸馏姜油、大茴香油、肉桂油用色拉油稀释至所述质量浓度,然后按照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的添加量进行混合,制得红烧羊肉香精。
本发明中的原料均可由市场上购买到。并且均符合GB2760-2011标准要求。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红烧羊肉香精具有浓郁新鲜的红烧羊肉香气、香味醇厚、留香持久。取本发明红烧羊肉香精在调味料等加香食品中进行加香评价,结果发现添加量在0.2%左右,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香气留香稳定性和耐热性都较好。
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了解,每一种香料在不同的风味产品中作用也不尽相同。本发明中的配方中的原料及其用量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本发明最终所配制的香精具有浓郁新鲜的红烧羊肉香气,并且具有很好的香气香味稳定性。如麦芽酚是定香剂,能够将整个香气稳定。各种辛香料油起协调和烘托作用,4-甲基辛酸具有浓郁羊脂香气,协同辛香和肉香,使香气更和谐。加入3-甲硫基丙醇会使整个香气圆润,饱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闸蟹用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排铅调味品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