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65844.5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潘若浪;何少杰;张强;戴玲华;王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5/28 | 分类号: | A61K35/28;A61P11/00;C12N5/07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王浩然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肺损伤 制备 应用 新生儿脐带 临床意义 贴壁生长 制剂制备 肺功能 输注 治疗 纤维 细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新生儿脐带华氏胶部分,为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细胞,表达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CD14、CD19、CD34、CD45和HLA‑DR。本发明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获取方便、来源丰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制备简单,输注技术简便、易操作,改善肺功能和降低炎症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肺损伤疾病治疗领域,特别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肺损伤(ALI)可由胃酸吸入、感染、创伤、脂肪栓塞、吸入有毒气体等多种原因引起,炎症反应在其病理改变中起关键作用。ALI治疗仍缺乏特别有效的手段。目前,ALI的治疗上主要以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辅助通气治疗为主,临床上仍然保持着很高的病死率(约在30%~40%),因此开发有效的ALI治疗药物和手段十分迫切。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蓬勃发展为难治性疾病治疗带来了新思路和希望。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在细胞替代治疗及组织工程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免疫源性低、无伦理问题等诸多优势,已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ALI药物中的用途,即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成的细胞悬液制剂能够降低急性肺损伤程度、改善肺功能,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供了一种新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急性肺病理和功能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细胞,表达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CD14、CD19、CD34、CD45和HLA-DR。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新生儿脐带华氏胶部分,通过酶消化法结合贴壁培养分离,收集3-5代细胞备用。
进一步,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细胞悬液的形式作用,所述细胞悬液按如下方法制备: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血清制剂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生理盐水洗涤后,再用生理盐水悬浮,即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所述血清制剂是将急性肺损伤供试血液于37℃水浴保温30min后,35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再将上清以体积终浓度0.5-5%的量加入含体积浓度1%谷氨酰胺和体积浓度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即为血清制剂。
进一步,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中细胞浓度为0.5~5×107个/ml。
进一步,所述药物用量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个数计为4~20×107个/kg体重,静脉单次输注。
在本发明中,供试血液(即肺损伤动物或患者血清)来源于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或患者血液,经静置和离心后所得上清液。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的实际用法和用量如下:利用生理盐水悬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调整浓度至(0.5~5)×107个/毫升,然后按照(4~20)×107个/kg体重进行静脉输注,单次输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首次证明通过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制剂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中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以及炎症因子等肺功能损伤指标,尤其是用ALI患者血清处理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效果更为显著。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