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裂面平台面层和抗裂面平台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4518.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设;孙建志;胡娅春;冯柯杰;刘东敏;张百振;田发春;孙嘉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凝材料 改性剂 减水剂 抗裂 水泥 抗压层 平台面 细骨料 混凝土坍落度 分散作用 高温条件 技术效果 楼面面层 水泥颗粒 水泥用量 中粗骨料 粗骨料 耐热 抗拉 抗折 耐磨 配比 受压 用水量 加工 混凝土 | ||
1.一种抗裂面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粗骨料、细骨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制成的抗压层;
所述粗骨料的用量为950~1170kg/m3,所述细骨料的用量为740~830kg/m3,所述胶凝材料的用量为400~460kg/m3;
所述胶凝材料由水泥、改性剂、减水剂混合组成,水泥的重量占比为57%~60%,改性剂的重量占比为40%~43%,减水剂的重量占比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面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与支撑台之间设置用于增加粘接力的界面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裂面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为粒径5~20mm的碎石或页岩陶粒,包括灰绿岩、玄武岩;所述细骨料为粒径0~5mm的砂子,包括灰绿岩、玄武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裂面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的厚度为50~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裂面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还包括长度为15~60mm、当量直径大于0.1mm的粗合成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裂面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的上表面设置横纵交叉的切缝。
7.一种抗裂面平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制作混凝土浆料,所述混凝土浆料的水胶比不大于0.4;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改性剂和减水剂;
将所述混凝土浆料铺设到支撑台的上表面并凝固形成抗压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裂面平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用量为950~1170kg/m3,所述细骨料的用量为740~830kg/m3,所述胶凝材料的用量为400~460kg/m3,水的用量为150~190kg/m3;所述粗骨料的用量为950~1170kg/m3,所述细骨料的用量为740~830kg/m3,所述胶凝材料的用量为400~460kg/m3;
所述胶凝材料中,水泥的重量占比为57%~60%,改性剂的重量占比为40%~43%,减水剂的重量占比为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裂面平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凝固后,在所述抗压层的上表面切割深度为25~50mm的切缝;所述切缝的间距为2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裂面平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凝土浆料铺设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之前,在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涂刷用于增加粘结力的界面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45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